2025年09月中旬 中国天楹重力储能项目进展分析:战略布局与财务投入

深度解析中国天楹重力储能项目进展,涵盖战略定位、财务投入、研发进展及行业政策支持,评估其商业化潜力与业绩贡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国天楹重力储能项目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国天楹(000035.SZ)作为国内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旨在打造“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格局。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行业背景,从战略定位、财务投入、研发进展、行业环境等维度,对其重力储能项目进展及潜在价值进行深度分析。

二、公司业务布局与重力储能战略定位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中国天楹的主营业务涵盖零碳环保新能源、智慧城市及环境服务、再生资源利用三大板块,其中新能源领域明确包含“储能技术服务”“储能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制造”。重力储能作为新型机械储能技术,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符合公司“零碳”战略目标,是其新能源业务的核心拓展方向之一。

从业务协同性看,公司现有垃圾焚烧发电、新能源发电等业务产生的不稳定电力(如垃圾焚烧的波动性、风电/光伏的间歇性),需要储能系统进行调峰调频,重力储能的布局可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三、财务投入与项目进展跟踪

1. 研发支出持续增加,技术储备逐步积累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0],报告期内研发支出(rd_exp)为1,854.92万元,占总收入的0.72%(总收入25.77亿元)。虽然研发投入占比不高,但结合公司“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的业务定位,可推断该部分支出主要用于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与装备试制。

此外,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14.91亿元)及“在建工程”(29.60亿元)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无形资产同比增长8.1%,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2.3%),其中在建工程的增加可能涉及重力储能项目的前期基建或设备采购。

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凸显扩张意图

从现金流量表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27亿元(同比减少35.6%),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4.46亿元)。结合公司新能源业务布局,该部分投资大概率指向重力储能项目的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及技术改造。

此外,公司2025年半年度固定资产原值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生产设备”占比约60%,推测包含重力储能核心装备(如提升系统、储能罐、发电装置)的购置。

3. 研发进展:专利与技术储备

虽然公司未公开披露重力储能项目的具体专利数量,但结合其“储能技术研发”的业务描述及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可推断其已完成重力储能的基础技术验证(如重力势能转换效率、系统稳定性测试),处于原型机试制或小规模示范项目建设阶段。

参考行业惯例,重力储能项目的研发周期通常为2-3年(从技术验证到示范项目落地),若公司自2023年起布局,2025年或进入示范项目调试关键期。

四、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1. 重力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重力储能是一种基于“重物升降”的机械储能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重物上升存储能量,下降时驱动发电机发电。与锂电池储能相比,其循环寿命更长(20-30年)、单位成本更低(约0.3-0.5元/Wh)、无化学污染,适合大规模电网调峰。

目前,全球重力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欧洲(如德国Energy Vault)和中国(如中国天楹、中储国能),其中中国的项目多处于示范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大规模应用。

2.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成为国家战略

202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先后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将**机械储能(含重力储能)**列为重点支持方向,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的目标。

中国天楹作为新能源企业,布局重力储能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有望享受研发补贴、税收优惠、项目优先审批等政策红利。

五、项目潜在影响与展望

1. 对公司业绩的潜在贡献

若重力储能项目实现商业化应用,将为公司带来三大收入来源

  • 储能装备销售:重力储能核心设备(如提升系统、储能罐)的制造与销售;
  • 储能技术服务:项目设计、调试、运维等增值服务;
  • 储能电站运营:通过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获取收益。

假设公司2026年推出100MW示范项目,按单位投资成本1.5亿元/MW计算,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若运营后年收益率达8%,每年可新增净利润约1.2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15亿元)的55.8%,业绩弹性显著。

2. 行业竞争格局中的优势

中国天楹在重力储能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协同资金实力

  • 产业链协同:公司现有垃圾焚烧发电、新能源发电业务可与重力储能形成“发电-储能-调峰”闭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资金实力:2025年半年度公司货币资金达27.2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4%(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项目扩张。

3. 风险提示

  • 技术风险:重力储能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系统稳定性、能量转换效率等指标需进一步验证;
  • 政策风险:若国家新型储能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项目补贴及推广进度;
  • 竞争风险:中储国能、Energy Vault等企业已布局重力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低于预期。

六、结论

中国天楹的重力储能项目虽未披露具体进度,但从业务布局、财务投入、研发进展来看,其已进入技术验证后期或示范项目建设阶段。该项目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若成功商业化,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提升其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竞争力。

建议关注公司后续项目公告(如示范项目落地、技术突破)及财务数据(如研发支出、在建工程增速),以跟踪项目进展。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及公开信息[0],分析基于行业常规假设,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