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中国天楹(000035.SZ)毛利率维持能力,探讨其业务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及政策支持对毛利率的影响,展望未来提升潜力。
中国天楹(000035.SZ)是国内领先的环保与新能源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垃圾焚烧发电、新能源(光伏、风电)、环保设备制造及海外EP项目等。毛利率作为反映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拆解、业务结构分析及风险因素评估,探讨中国天楹毛利率的维持能力。
毛利率计算公式为: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由于公开财务数据中未直接披露“毛利润”项目,本文通过“营业收入(revenue)”与“营业成本(oper_cost)”计算毛利润(注: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假设其他业务成本为0)。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营业收入(revenue)**为25.77亿元,**营业成本(oper_cost)**为17.81亿元,计算得:
毛利润=25.77-17.81=7.96亿元
毛利率=7.96/25.77×100%≈30.88%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4.02%-140.17%( forecast数据),主要因境内外垃圾焚烧发电厂稳定运营及海外EP项目、设备出口收入增长。结合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0.88%),推测公司毛利率呈稳步提升趋势,核心驱动因素为业务结构优化与产能释放。
公司业务结构正从传统垃圾焚烧发电向新能源(光伏、风电)转型。垃圾焚烧发电的毛利率约为20%-25%(受政府补贴支撑),而新能源业务(如光伏电站)的毛利率可达25%-35%(高于传统业务)。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5%(估算),较2023年的20%显著提升。随着光伏、风电项目的逐步投产(如2025年新增1GW光伏电站),新能源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公司海外EP项目(如东南亚、非洲垃圾焚烧厂建设)与设备出口(环保设备、光伏组件)收入占比约为20%(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人民币贬值(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5%)增加了出口收入,提升了海外业务的毛利率(约为32%,高于国内业务的28%)。
钢铁、有色金属、光伏组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如2025年上半年钢铁价格上涨5%),会增加公司营业成本,挤压毛利率。公司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可部分抵消此风险,但仍需关注原材料价格走势。
若垃圾焚烧发电补贴(如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减少或新能源上网电价下降,会降低公司营业收入,影响毛利率。但“双碳”目标下,政策退坡的概率较低,且公司可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抵消政策影响。
环保与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如启迪环境、瀚蓝环境扩大产能),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但公司凭借技术(垃圾焚烧炉、光伏组件)与海外市场优势(印尼、东南亚项目),竞争地位稳固,毛利率受影响较小。
中国天楹毛利率具备维持并提升的能力,核心逻辑如下:
未来,若公司能持续加大新能源业务投入(如2026年计划新增1.5GW光伏电站),并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如拓展中东、南美市场),毛利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行业优秀水平)。
数据来源:公司2025年半年报、2024年半年报预告、公开财务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