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芯原股份(688521.SH)研发投入方向,聚焦半导体IP、Chiplet技术及AI芯片设计,揭示其高研发占比(62.9%)背后的商业模式与未来增长逻辑。
芯原股份(688521.SH)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IP授权及芯片定制服务提供商,其核心竞争力源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公司采用“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PaaS)”模式,通过自主半导体IP库与定制化设计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定义到量产的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背景下,研发投入成为公司应对下行压力、抢占未来赛道的关键抓手。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从研发投入整体情况、核心方向、商业模式协同及效果展望等维度,系统分析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重点。
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增长。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rd_exp
)达6.1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9.74亿元)的62.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占比约15%)。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forecast数据[0]),主要因产业下行周期中“逆向”加大研发投入,布局长期技术储备。
从财务报表看,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无形资产积累与平台能力提升:
intan_assets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无形资产达4.82亿元,主要为自主研发的半导体IP及设计工具,占非流动资产的24.6%;r_and_d
):尚未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为2785万元,主要用于Chiplet技术、生成式AI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围绕“强化IP壁垒”与“布局未来赛道”两大主线,具体可分为三大核心方向:
半导体IP是芯片设计的“积木”,也是芯原股份的核心资产。公司研发投入重点聚焦处理器IP与数模混合/射频IP,形成了六大类自主可控的处理器IP(图形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视频处理器V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显示处理器DPU)及1500余个数模混合IP与射频IP[0]。
这些IP不仅通过授权模式直接产生收入(2024年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0]),更成为芯片定制服务的基础——客户可基于芯原的IP库快速搭建芯片架构,缩短设计周期。
随着半导体制程进入7nm及以下节点,单芯片成本呈指数级增长,Chiplet(小芯片)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芯原股份早在五年前便布局Chiplet技术,研发投入聚焦异构集成与应用场景落地:
芯原股份的“SiPaaS”模式依赖于强大的设计平台,研发投入重点优化工具链与流程自动化:
平台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客户粘性(2024年末在手订单24.06亿元,连续五季度保持高位[0]),更降低了研发成本——通过平台复用,公司芯片设计业务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42%[0]。
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形成了“IP授权-芯片定制-IP迭代”的正向循环:
例如,公司为某车载芯片客户定制的VPU IP,通过客户反馈优化了视频编码效率,后续授权给其他车载客户,实现了“一次研发、多次变现”[0]。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芯原股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0]),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复苏:
未来,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将继续聚焦生成式AI与智慧驾驶两大赛道:
芯原股份的研发投入以“IP为核心”“前沿技术为导向”“商业模式协同为支撑”,通过高占比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62.9%[0]),构建了半导体IP与芯片定制的核心壁垒。在生成式AI、智慧驾驶等未来赛道,公司的研发投入将持续强化技术储备,实现“研发-业务-研发”的正向循环。随着行业复苏,研发投入的效果将逐步释放,支撑公司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