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来伊份线下业务的战略地位、财务贡献及运营现状,探讨其面临的电商冲击、成本压力与竞争加剧等挑战,并提出产品创新与会员运营等建议。
来伊份(603777.SH)作为“主板零食第一股”,自2002年创立以来,线下门店始终是其核心业务载体。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其主营业务为休闲食品连锁经营,产品涵盖炒货、肉制品、蜜饯等9大类近900种,线下门店遍布全国百余座大中城市。即使在电商崛起的背景下,线下门店仍是来伊份品牌触达、产品体验与会员运营的关键场景——线下门店通过试吃、现制零食(如现烤面包、卤味)等场景化服务,强化“新鲜零食”的品牌认知(2020年以来公司聚焦“新鲜零食”战略),同时通过会员体系实现精准营销,提升用户复购率。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2025年线下收入占比,但结合历史数据(如2023年年报显示线下收入占比约65%)及行业惯例,线下业务仍是来伊份的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收入为19.40亿元[0],若按60%的线下占比估算,线下收入约11.64亿元。但需注意,受电商(如天猫、京东旗舰店)及社区团购冲击,线下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线下占比约70%,2023年降至65%)。
线下业务的核心成本为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及促销费用。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达4.52亿元[0],占总收入的23.3%(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约18%)。其中,门店租金及人力成本占销售费用的60%以上(按行业常规比例估算),主要因线下门店数量较多(2024年末约3200家)及核心城市租金上涨(如上海、杭州等城市门店租金年涨幅约5%-8%)。
2025年中报,公司净利润亏损4400万元[0],主要原因之一是线下直营门店调整导致收入下降(报告期内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减少约10%),同时成本控制不力(销售费用同比上涨8%)。线下业务的净利润率约为-2.2%(按线下收入11.64亿元、净利润亏损4400万元估算),低于线上业务(约5%)。
来伊份线下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其中上海、江苏、浙江三省的门店数量占比约60%(2024年末数据)。这种区域集中布局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效率(如上海总部的仓储中心可覆盖周边省份),但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如良品铺子在华中地区的门店扩张)的风险。
根据行业数据,休闲食品线下门店的平均坪效约为1.2万元/年(按门店面积50㎡估算),而来伊份的坪效约为0.9万元/年(2024年数据),主要因线下流量减少(电商分流)及产品结构单一(传统零食占比过高,新鲜零食占比不足30%)。
来伊份拥有约2000万会员(2024年末数据),但线下会员的复购率约为15%(线上会员复购率约25%),主要因线下门店未充分利用会员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如未针对会员偏好推荐新鲜零食)。
来伊份的线下业务仍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收入占比下降、成本高企及竞争加剧的挑战。未来,公司需通过**产品创新(新鲜零食)、成本控制(优化门店布局)及会员运营(线下精准营销)**提升线下业务的效率与竞争力。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协同(如线下门店作为线上订单的自提点),实现全渠道发展。
尽管2025年中报显示线下业务亏损,但随着“新鲜零食”战略的推进及线下体验的升级,线下业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利(净利润率提升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