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华北制药(600812.SH)维生素C(VC)业务的财务贡献、行业地位及未来潜力。2025年中报净利润预增72%,VC业务或占收入20%-30%,技术优势与全球化布局支撑增长。
华北制药(600812.SH)是中国老牌制药企业,前身为“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华北制药厂,1994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化学药、生物药、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等700余个品规,其中维生素C(VC)是核心产品之一,产销量长期居世界前列[0]。
从业务布局看,华北制药的VC业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及制剂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场景。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研发中心”的研发体系,公司在VC生产技术(如发酵法工艺)上具备优势,能够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支撑其全球市场份额的保持。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实现总收入52.75亿元,同比增长约10%(未披露具体同比数据,但结合预增公告推测);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来自公司2025年7月预增公告[0])。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1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反映业务运营效率提升。
尽管公司未披露VC业务的细分收入,但结合主营业务结构(维生素类产品为核心品类)及行业惯例,推测VC业务占总收入的20%-30%(约10.5-15.8亿元)。从毛利率看,2025年中报营业成本37.12亿元,总收入52.75亿元,整体毛利率约29.6%,而VC原料药的毛利率通常高于行业平均(约30%-40%),说明VC业务是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
此外,2025年净利润预增72%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精益管理降低成本+核心产品销量增长”[0],其中VC业务的量价齐升(如全球VC需求复苏、价格企稳)可能贡献了部分增长。
VC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维生素品种之一,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35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4%(数据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需求端主要来自:
供给端,中国是全球VC主要生产国,占全球产能的70%以上,主要生产商包括华北制药、石药集团、东北制药、鲁维制药等。
华北制药的VC业务是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之一,凭借产能、技术、渠道等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中报的业绩增长(净利润预增72%)反映了VC业务的强劲表现。未来,随着需求增长与产品升级,公司VC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为整体业绩提供支撑。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及合理推测,未包含未披露的细分业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