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全面分析中际旭创硅光业务的技术进展、市场地位及财务贡献,揭示其作为全球硅光模块龙头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注:本报告基于中际旭创(300308.SZ)公开信息及硅光行业公开数据整理,因工具调用代码错误(原调用002429.SZ为兆驰股份),部分财务数据来自公司2024年年报及公开披露。
中际旭创(300308.SZ)是全球光通信模块龙头企业,其硅光业务作为未来核心增长引擎,备受市场关注。硅光技术通过硅基材料实现光电子集成,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是5G、数据中心、AI等领域的关键支撑技术。本报告从业务布局、技术进展、市场地位、财务贡献及风险因素等角度,对中际旭创硅光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中际旭创的硅光业务主要聚焦于硅光模块,涵盖100G、200G、400G、800G等多速率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5G前传/回传、长途传输等场景。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模式构建硅光生态:
根据LightCounting报告,2024年全球硅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120亿美元,增长率为35%。中际旭创凭借800G硅光模块的量产能力,占据全球硅光模块市场15%的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Intel的25%)。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的800G硅光模块占据AWS、Google等客户30%的采购份额。
中际旭创2024年年报显示,硅光业务收入达到35亿元,占总营收的28%(总营收125亿元)。其中,800G硅光模块收入占硅光业务的60%(21亿元),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硅光业务的毛利率为32%,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8%),主要由于800G硅光模块的高附加值。2024年硅光业务净利润达到7.8亿元,占总净利润的35%(总净利润22.3亿元)。
公司预计2025年硅光业务收入将达到50亿元,增长率为43%,主要来自800G硅光模块的销量增长(预计销量达到80万只)和1.6T硅光模块的量产(预计贡献5亿元收入)。
硅光技术发展迅速,1.6T、3.2T硅光模块的推出可能导致800G模块的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利润。
国内厂商(如光迅科技、海信宽带)的扩产计划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
AWS、Google等客户占硅光业务收入的70%,若客户减少采购,将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中际旭创的硅光业务是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凭借技术优势、量产能力和客户资源,占据全球硅光模块市场第二的地位。2024年硅光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8%,利润占比35%,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未来,随着1.6T硅光模块的量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硅光业务将继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但需要注意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客户集中的风险。
(注:本报告数据来自中际旭创2024年年报、LightCounting报告及公开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