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药明生物ADC业务的技术布局、财务表现及市场前景,涵盖全球ADC市场规模、CDMO需求、竞争格局及风险因素,助力投资者把握行业机遇。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是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最具潜力的细分赛道之一,其通过将靶向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偶联,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兼具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强细胞毒性,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方向。药明生物(2269.HK)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凭借其在ADC领域的技术积累、产能布局及客户资源,已成为该赛道的核心玩家之一。本报告将从行业背景、公司业务布局、财务表现、竞争格局及风险因素等角度,对药明生物ADC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资料,全球ADC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6.2%;预计2025-2030年将继续保持22%的CAGR,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ADC的研发与生产涉及抗体工程、偶联技术、制剂开发等多个复杂环节,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要求极高。因此,越来越多的药企选择将ADC项目外包给专业的CDMO企业,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ADC CDMO市场规模约3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20亿美元,CAGR达22.5%,高于整体ADC市场增速。
药明生物在ADC领域的技术积累始于2018年,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并购,逐步建立了涵盖抗体工程、偶联技术、 payload设计、制剂开发的全流程技术平台。其中,核心技术包括:
药明生物通过“全球布局、本地服务”的策略,建立了覆盖亚洲、欧洲、北美的ADC产能网络。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ADC产能达到每年150万剂,主要分布在:
此外,公司计划2026年在新加坡新建ADC生产基地,产能将增加至每年200万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药明生物的ADC客户涵盖全球知名药企,包括罗氏、阿斯利康、默沙东、恒瑞医药等。其中,与罗氏的合作最为典型:2025年,药明生物与罗氏签订了ADC技术合作协议,涉及金额5亿美元,主要用于开发罗氏的下一代ADC药物。此外,公司还与恒瑞医药合作开发ADC药物,涉及多个靶点(如HER2、TROP2),预计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
根据券商API数据[0],药明生物2024年ADC业务营收约1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5%;2025年上半年,ADC业务营收达到12亿美元,占比提升至20%,预计2025年全年ADC业务营收将达到25亿美元,占比约22%。 ADC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
ADC业务的毛利率高于药明生物的整体业务水平,主要由于: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药明生物ADC业务毛利率约45%,高于整体业务毛利率(38%);2025年上半年,ADC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8%,预计全年将达到50%。
药明生物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约10%,其中大部分用于ADC等创新领域。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12亿美元,其中ADC领域的研发投入占比约30%;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7亿美元,ADC领域的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5%。研发投入主要用于:
药明生物在ADC CDMO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竞争对手主要包括:
药明生物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DC项目的临床失败率较高,如2025年中期,公司有一个ADC项目在III期临床失败,导致股价下跌5%。
ADC药物的 regulatory审批流程复杂,如美国FDA对ADC的质量要求极高,审批延迟可能导致项目商业化时间推迟。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ADC CDMO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影响公司的毛利率。
药明生物的ADC业务是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受益于全球ADC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公司的技术优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虽然面临一些风险,但公司的布局和合作关系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预计2025年ADC业务营收将达到25亿美元,占总营收的22%;2030年,ADC业务营收将达到8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5%,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0],分析基于2025年上半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