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普冉股份(688766.SH)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16.3%的充足性,评估其NOR Flash、EEPROM技术竞争力及“存储+”战略效果,并与兆易创新、复旦微电等行业公司对比,提出研发精准性与效率优化建议。
普冉股份(688766.SH)成立于2016年,2021年登陆科创板,是全球NOR Flash和EEPROM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覆盖物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客户包括三星、OPPO、vivo等知名品牌。公司2021年推出“存储+”战略,依托存储技术优势拓展MCU(微控制器)及模拟芯片领域,目标是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存储芯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NOR Flash、EEPROM等产品的性能(如容量、功耗、可靠性)升级依赖持续研发投入,而“存储+”战略的推进更需要在MCU、模拟芯片等新领域进行技术积累。因此,研发投入是公司维持现有市场地位、实现战略扩张的核心支撑。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7亿元,研发支出(rd_exp)为1.4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6.3%(1.48亿/9.07亿)。若按半年数据推算,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3亿元左右(假设下半年研发投入与上半年持平)。
对比2024年数据(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8.04亿元),若2024年研发投入为2.5亿元(保守估计),则2025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20%,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一增长符合公司“存储+”战略的需要——新领域(MCU、模拟芯片)的拓展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以突破技术壁垒。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4073万元,同比下降约50%(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8000万元)。主要原因包括:
尽管研发投入的增加短期压制了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是公司为实现“存储+”战略必须承担的成本。若减少研发投入,可能导致现有产品竞争力下降(如NOR Flash的容量或功耗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错失MCU、模拟芯片等新领域的市场机会。
公司作为全球NOR Flash和EEPROM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以“超低功耗”和“高可靠性”为核心优势,积累了三星、OPPO等大客户资源。这些优势的保持依赖持续的研发投入——例如,NOR Flash的制程升级(如从40nm到28nm)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以提升芯片性能并降低成本。
2021年推出“存储+”战略后,公司在MCU及模拟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已初见成效:
尽管未获取到半导体行业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的具体数据,但结合存储芯片行业的特性(高技术、高迭代速度),普冉股份16.3%的研发投入占比处于合理水平:
普冉股份16.3%的研发占比虽略低于全球龙头,但考虑到其“存储+”战略处于拓展初期(MCU、模拟芯片的研发投入尚未完全释放),这一占比已能满足当前阶段的技术需求。
普冉股份的研发投入充足,主要依据如下:
本报告的分析存在以下局限性:
综上,普冉股份的研发投入充足,符合公司长期战略需要,尽管短期面临利润压力,但长期来看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