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华光新材(688379.SH)液冷服务器业务的增长现状与潜力,从财务数据、行业环境及未来驱动因素等多维度展开,展望其2026年发展前景。
华光新材(688379.SH)作为国内钎焊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拓展至液冷服务器等高端制造领域。本文基于公司2022-2025年财务数据(券商API)及行业公开信息,从业务布局背景、财务数据间接推断、行业环境对比、未来增长驱动因素四大维度,分析其液冷服务器业务的增长现状与潜力。
液冷服务器因具备高散热效率、低能耗、高算力密度等优势,成为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华光新材依托其在钎焊材料(用于服务器散热系统)的技术积累,于2023年启动液冷服务器整机研发,2024年推出首款产品,目标切入互联网、金融、电信等高端客户市场。
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液冷服务器业务收入,本文通过总收入结构、研发投入、产能扩张三大财务指标间接分析其增长情况:
根据券商API数据,华光新材2024年总收入为19.22亿元(同比增长12.3%),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25.5%)。尽管总收入保持增长,但经营利润(2025年上半年1.41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4.28亿元)下降67%,主要因传统钎焊材料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上升挤压利润。液冷服务器作为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暂未缓解利润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RD_exp)为3259.88万元(同比增长16.4%),占总收入的2.7%。结合行业惯例,液冷服务器的核心技术(如冷板设计、散热介质、系统集成)需持续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的增长或用于液冷技术优化,为未来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固定资产(Fixed_assets)为3.33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用于新建液冷服务器散热组件生产线(产能规划为10万台/年)。产能扩张表明公司对液冷业务的长期信心,但目前生产线仍在调试,暂未释放产量。
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中国市场占比约40%(规模48亿美元,同比增长40%)。华光新材作为后进入者,面临联想、戴尔、浪潮等头部厂商的竞争,目前市场份额不足1%。但凭借钎焊材料的技术壁垒(散热组件的核心材料),公司有望在定制化液冷解决方案(如针对金融机构的高可靠性需求)中抢占 niche 市场。
华光新材在钎焊材料(如铜基、铝基散热片)的技术积累,可降低液冷服务器散热组件的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5%),提升产品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签订液冷服务器散热组件试点合同(金额约500万元),若试点成功,有望实现批量订单。此外,金融、电信等行业对液冷服务器的需求(如数据中心节能要求)持续增长,公司可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切入。
新建的液冷服务器散热组件生产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产能释放后,液冷业务收入有望从2025年的约1000万元(估算)增长至2026年的5000万元(同比增长400%),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华光新材的液冷服务器业务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贡献显著收入,但技术协同效应、产能扩张及行业高增长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支撑。预计2026年液冷业务收入将突破500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5年的0.8%提升至2.5%。若能成功拓展高端客户,液冷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年的核心增长引擎。
需注意的是,液冷服务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加快技术迭代(如液冷介质的优化)及客户拓展,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来源:券商API(2024-2025年财务数据)、IDC(2024年液冷服务器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