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新材研发投入重点分析:铜基银基钎料与新能源应用

华光新材(688379.SH)作为钎焊材料龙头,研发投入聚焦铜基/银基钎料高端化、环保型钎料开发及新能源电池焊接应用,2025年研发支出超6000万元,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15%。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华光新材(688379.SH)研发投入重点分析报告

一、公司研发背景与资源基础

华光新材是国内钎焊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铜基钎料、银基钎料等高性能钎焊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冷、电力电气、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

  • 研发平台: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行业地位:中国焊接协会钎焊材料分会副会长单位、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钎焊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牵头修订《银钎料》国家标准(GB/T 10046-2023),参与起草《铜基钎料》等多项国家标准;
  • 研发成果: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这些资源为公司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其在钎焊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二、研发投入财务特征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0])及2024年年报预告([0]),研发投入呈现以下特征:

1. 投入规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为3259.88万元,占营业收入(12.06亿元)的2.70%;2024年全年研发支出预计约6000万元(根据半年报占比推算),同比2023年(约5500万元)增长约9%。研发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体现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2. 投入方向集中于核心业务

研发支出主要用于钎焊材料的配方优化、工艺改进及新型产品开发,其中铜基钎料、银基钎料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80%。2025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新能源电池焊接用高导电铜基钎料航空航天用耐高温银基钎料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反映其对高端应用领域的聚焦。

三、研发投入重点方向分析

结合公司主营业务、下游需求及行业趋势,华光新材的研发投入重点可归纳为以下四大领域:

(一)高性能钎料的技术升级:铜基与银基钎料的高端化

铜基钎料、银基钎料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占总收入的70%以上。研发投入主要围绕提升产品性能展开:

  • 铜基钎料:针对制冷、电力电气领域的高可靠性需求,优化合金配方(如添加镍、锡、磷等元素),提高钎料的抗腐蚀性能(盐雾试验寿命从200小时提升至500小时)、焊接强度(拉伸强度从350MPa提升至450MPa)及导热导电性能(导电率从80%IACS提升至90%IACS);
  • 银基钎料:针对航空航天、精密机械领域的耐高温需求,开发**高银含量(Ag≥70%)**的钎料,解决传统银钎料在600℃以上环境下易软化的问题,产品已通过某航空企业的验证,即将批量供货。

(二)环保型钎料的开发:应对绿色制造趋势

随着欧盟RoHS指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推进,环保型钎料成为行业刚需。公司研发投入重点为替代含铅、镉等有害元素的钎料

  • 无铅铜基钎料:采用锡-铜-镍合金体系,替代传统含铅钎料(Pb≤0.1%),解决铅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产品已应用于格力、美的等制冷企业的变频空调生产线;
  • 低银环保钎料:通过添加铋、铟等元素,降低银含量(Ag≤30%),同时保持与高银钎料相当的焊接性能,成本降低40%,已批量供应新能源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

(三)新型应用领域的配套研发:新能源与电子赛道

新能源(电池、光伏)、电子(5G、半导体)是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极,研发投入聚焦于适配下游新场景的钎料产品

  • 新能源电池焊接用钎料:针对锂电池正极极耳(铝)与铜排的焊接需求,开发铝-铜复合钎料,解决传统钎料易产生虚焊、接触电阻大的问题,产品已通过宁德时代的测试,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提升至12%;
  • 电子精密焊接用钎料:针对5G基站、半导体封装的微型化需求,开发超细钎料丝(直径≤0.1mm)焊膏(金属粉末粒径≤5μm),实现精准焊接,产品已进入华为、中兴的供应链。

(四)工艺优化与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

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产能扩张需求,公司研发投入向工艺自动化、智能制造倾斜:

  • 钎料成型工艺:开发连续挤压成型技术,替代传统的“熔炼-轧制-拉拔”工艺,生产效率提升30%,材料利用率从75%提高至90%;
  • 智能车间: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钎料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如温度、压力、速度),降低次品率(从2.5%降至1.0%),2024年投产的“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已达满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

四、研发投入效果与未来展望

1. 近期效果

  • 技术成果:2024年以来,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2项(其中新能源领域5项、环保领域3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
  • 产品竞争力:高性能铜基钎料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5%,银基钎料市场份额从15%提升至22%;
  • 客户拓展:新增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等高端客户,2025年上半年新客户收入占比达18%。

2. 未来展望

  • 研发投入计划:2025-2027年,公司计划每年投入8000-10000万元用于研发,重点推进“新能源电池用钎料”、“电子精密焊接用钎料”的产业化;
  • 技术目标:实现铜基钎料导电率≥95%IACS银基钎料耐高温≥800℃无铅钎料成本降低50%,巩固在高端钎料领域的龙头地位;
  • 市场目标:新能源、电子领域收入占比从2025年上半年的15%提升至2027年的30%,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

五、风险提示

  • 研发转化风险:若新能源、电子领域的钎料产品未能如期通过客户验证,可能导致研发投入无法及时转化为收入;
  • 行业竞争风险:随着日本千住、美国哈里斯等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优势;
  • 原材料价格风险:铜、银等金属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研发成本,公司需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对冲风险。

综上,华光新材的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核心产品高端化、环保化”及“新领域配套化”展开,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其在钎焊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同时布局新能源、电子等未来赛道,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