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解析普冉股份(688766.SH)2025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原因,包括下游需求疲软、研发费用增加、存货减值损失及行业竞争加剧等核心因素,并展望其短期与长期发展前景。
普冉股份成立于2016年,2021年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NOR Flash、EEPROM)的设计与销售,同时通过“存储+”战略拓展MCU(微控制器)及模拟芯片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手机及周边、可穿戴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客户覆盖三星、OPPO、vivo、小米等知名厂商。
从财务数据看,普冉股份业绩呈现**“收入持平、利润大幅下滑”**的波动特征:
普冉股份的核心业务(NOR Flash、EEPROM)高度依赖下游消费电子市场。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修复节奏放缓(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销量同比下降),导致公司主要存储芯片产品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公司处于**“存储+”战略转型期**(拓展MCU、模拟芯片),需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及市场推广,导致成本费用大幅上升,挤压了净利润空间。
公司为应对市场波动,2024年以来采取“积极供应链策略”(增加库存以保障交付),但2025年上半年需求疲软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存货余额6.9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5%),公司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4632万元的存货减值损失(财务数据中“assets_impair_loss”项)。
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行业竞争激烈,全球巨头(如三星、美光)及国内厂商(如兆易创新、复旦微电)的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同时,芯片制造环节的晶圆代工成本上升(如台积电、中芯国际的代工费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毛利率。
公司2025年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1500万元(同比增加)及华大九天战略配售股票投资收益1800万元(二级市场股价波动正向影响),但这些非经常性收益仅占净利润的81%,不足以抵消主营业务的下滑(主营业务利润仅3629万元)。
普冉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波动的核心原因是下游需求疲软、成本费用上升、存货减值,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放大了这些压力。短期来看,公司需通过“优化库存管理、控制费用”缓解利润压力;长期来看,“存储+”战略的成功转型将决定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潜力。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