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球功率半导体库存现状及恢复时间节点,涵盖新能源、工业控制及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驱动与供给端调整,预测2025年底至2026年初库存将恢复正常。
功率半导体作为新能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核心元器件,其库存水平直接反映行业供需关系。2023年以来,受下游需求疲软(如消费电子下滑、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及前期产能过度扩张影响,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本文通过库存现状跟踪、下游需求驱动、供给端调整及历史周期参考四大维度,分析库存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节点。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厂商库存周转率约为3.2次/年(历史正常区间为4.0-5.0次/年),库存余额较2024年底下降15%,但仍较2023年同期高22%。其中,消费级功率半导体(如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源)库存压力最大,库存周转率仅2.8次/年;工业级(如伺服系统、变频器)及新能源级(如电动车OBC、光伏逆变器) 库存状况相对较好,周转率分别为3.5次/年和3.8次/年。
从主要厂商来看:
库存恢复的关键在于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从需求结构看,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工业控制将成为未来1-2年功率半导体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而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笔记本)需求仍疲软,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仅5%,该领域库存消化仍需时间。
前期产能过度扩张是库存高企的重要原因。2023-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产能(以8英寸晶圆计)增长18%,而需求仅增长10%,导致产能过剩。2025年以来,厂商纷纷调整产能计划: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全球功率半导体产能利用率约为75%,较2024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为65%)。产能利用率的回升意味着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匹配度改善,有助于库存去化。
回顾过去20年功率半导体周期,去库存周期通常持续12-18个月(如2008-2009年周期:15个月;2018-2019年周期:18个月)。本次去库存周期始于2023年下半年,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持续18个月,库存水平较峰值下降20%。若需求按预期增长(新能源、工业领域需求增长30%以上),供给端不再过度扩张,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全球功率半导体库存将恢复至历史正常水平(库存周转率4.0-5.0次/年)。
综合以上分析,全球功率半导体库存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节点为2025年底至2026年初,其中:
假设条件:
若上述风险发生,库存恢复时间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