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智能(002031.SZ)短期债务风险报告:货币资金仅能覆盖3.89%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占总负债46.75%,盈利亏损加剧偿债压力。分析其现金比率、速动比率及债务结构失衡风险。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轮智能”或“公司”)是国内轮胎模具及硫化机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拓展至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等高端装备领域。然而,市场对其短期债务与现金储备的失衡问题关注度较高,有观点指出“短期债务是现金的16倍”。本文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从偿债能力指标、债务结构、现金流状况、盈利支撑等维度,系统分析其短期债务风险。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0]),关键财务数据如下:
指标 | 金额(元) | 说明 |
---|---|---|
货币资金(现金及等价物) | 59,765,757.46 |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短期可变现金融资产 |
短期借款 | 748,688,414.92 | 1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 |
总流动负债 | 1,536,659,143.29 |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1年内需偿还的债务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 102,694,748.79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 |
净利润 | -56,711,868.44 | 本期亏损额 |
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是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和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根据公司数据计算:
上述指标均显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货币资金仅能覆盖3.89%的流动负债,即使变现所有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也仅能覆盖73%的流动负债。若短期债务集中到期,公司将面临极大的现金流压力。
公司短期借款(7.49亿元)占总负债(16.01亿元)的46.75%,而货币资金仅能覆盖短期借款的8%(5977万元/7.49亿元)。更关键的是,公司的资金投向集中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14.79亿元、无形资产2.37亿元),这些资产变现周期长、流动性差,无法及时缓解短期债务压力。这种“短债长投”的结构失衡,加剧了短期偿债风险——短期债务需要立即偿还,而长期资产无法快速变现,形成“资金错配”。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03亿元,虽为正,但仅能覆盖短期借款的13.76%(1.03亿元/7.49亿元);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8247万元(主要用于偿还借款),说明公司已无法通过外部融资缓解债务压力。此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仅为5334万元(较期初减少1.36亿元),进一步削弱了短期偿债能力。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671万元,主要原因包括:
盈利亏损导致公司股东权益减少(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5671万元),进一步削弱了偿债能力——利润是偿还债务的核心来源,亏损意味着公司无法通过自身盈利覆盖债务成本,只能依赖外部融资或变现资产,而这两种方式均不可持续。
巨轮智能短期债务风险极高:
数据来源:巨轮智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0]、券商API财务数据[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