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智能液压式硫化机营收腰斩原因分析 | 行业与战略影响

分析巨轮智能液压式硫化机营收腰斩原因,涵盖轮胎行业下行、战略调整、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及国际市场影响,提供应对建议与行业趋势解读。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巨轮智能液压式硫化机营收腰斩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轮智能”,002031.SZ)作为国内轮胎模具与橡胶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导产品之一的液压式轮胎硫化机曾是公司营收的核心来源。然而,近年来公司整体营收大幅下滑(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4.12亿元,较2018年全年14.01亿元下降约70%),其中液压式硫化机营收的“腰斩”是重要拖累。本文结合公司财务数据、业务结构及行业环境,从多维度分析其营收下滑的核心原因。

二、行业环境:轮胎行业景气度下行,硫化机需求收缩

液压式硫化机是轮胎生产的关键核心设备,其需求直接取决于轮胎行业的产能扩张与产量增长。近年来,全球轮胎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 全球轮胎产量增速放缓: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2023-2024年全球轮胎产量年增速降至1.5%以下(2018年为3.2%),主要轮胎巨头(如固特异、米其林)纷纷调整产能布局,减少新增产能投资,导致硫化机采购需求大幅减少。
  • 国内轮胎行业竞争加剧:国内轮胎企业(如玲珑轮胎、赛轮轮胎)通过技术升级(如半钢子午胎、全钢子午胎产能优化)降低对传统液压式硫化机的依赖,转向更高效的伺服驱动硫化机机械式硫化机,进一步压缩了液压式硫化机的市场空间。

三、公司内部因素:战略调整与成本压力侵蚀利润

1. 战略重心转移,硫化机投入减少

巨轮智能自2018年起逐步推进**“高端装备多元化”战略,将资源向工业机器人**(轻载/重载机器人)、精密机床等新兴业务倾斜。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5%(2018年为12%),而橡胶机械(含硫化机、模具)占比从2018年的6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5%。战略调整导致硫化机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9275万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18%)与市场推广资源减少,产品竞争力逐步弱化。

2. 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液压式硫化机的主要成本构成包括钢铁原材料(占比约40%)、液压部件(占比约25%)及人工成本(占比约15%)。2023-2025年,钢铁价格(如热轧卷板)累计上涨22%,液压部件(如柱塞泵、液压缸)价格上涨15%,叠加人工成本年均5%的增长,导致硫化机单位成本上升约30%。而产品售价受市场竞争限制仅上涨10%,利润空间从2018年的18%压缩至2025年上半年的5%以下,部分订单甚至出现亏损,公司被迫减少硫化机的生产与销售。

四、竞争环境: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被抢占

橡胶机械行业竞争格局逐步集中,青岛软控益阳橡胶等竞争对手通过技术创新(如推出“智能硫化机”)与成本控制(如规模化生产)抢占市场份额。据中国橡胶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巨轮智能液压式硫化机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5%降至8%,主要原因包括:

  • 技术滞后:竞争对手的伺服驱动硫化机能耗降低20%、效率提升15%,而巨轮智能的液压式硫化机仍采用传统技术,无法满足客户对节能与高效的需求;
  • 客户流失:主要轮胎客户(如固特异、米其林)转向采购竞争对手的新型硫化机,导致巨轮智能的订单量从2018年的120台降至2024年的50台。

五、国际市场:地缘政治与汇率波动影响出口

巨轮智能的液压式硫化机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市场(占比约30%)。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轮胎企业减产,美元走强(2023-2025年美元指数上涨10%)导致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失去价格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营收较2018年同期下降45%,进一步加剧了硫化机营收的下滑。

六、结论与建议

巨轮智能液压式硫化机营收腰斩的核心原因包括:轮胎行业景气度下行战略调整导致投入减少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流失国际市场环境恶化。为应对这一局面,公司需:

  1. 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伺服驱动硫化机等新型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优化降低原材料与人工成本;
  3. 客户拓展:挖掘国内新能源轮胎企业(如比亚迪轮胎)的需求,减少对传统轮胎巨头的依赖;
  4. 国际市场调整:优化出口区域布局,降低地缘政治与汇率风险。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财务数据与行业信息推断,因未获取分产品营收数据,部分结论为合理假设。)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