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美团核心本地商业2025年三季度亏损预期,涵盖外卖、到店餐饮、酒旅等业务表现,解读营收增长、成本压力及竞争格局,展望长期盈利潜力。
美团(3690.HK)作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绝对龙头,其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涵盖外卖、到店餐饮、到店综合及酒旅业务)是公司营收与利润的核心支撑,2025年上半年占总营收比重达85%。随着2025年三季度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对该板块的业绩表现——尤其是亏损收窄幅度——高度关注。本文将从业务结构、业绩预期、亏损驱动因素及风险敞口等维度,对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三季度亏损预期进行深度分析。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由四大业务构成,各业务的2025年上半年表现如下:
该板块作为美团的“现金牛”,其业绩表现直接决定公司整体盈利质量。
三季度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传统旺季,暑期旅游、餐饮及外卖消费需求集中释放,预计各业务营收将实现较快增长:
整体核心本地商业营收预计同比增长28%至XX亿元,创单季度营收新高。
尽管营收增长较快,但成本压力仍将持续:
整体成本预计同比增长25%至XX亿元,增速低于营收增速(28%),成本控制初见成效。
由于营收增长快于成本增长,预计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亏损额将收窄至XX亿元(同比减少15%),运营利润率从上半年的-5%提升至-3%。主要改善因素包括:
饿了么作为美团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三季度推出了“暑期补贴”活动(用户下单立减5元),覆盖外卖、到店及即时零售业务。美团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外卖市场份额约65%),不得不跟进补贴,导致营销费用增加约10亿元。此外,饿了么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扩张(与超市合作推出“1小时达”服务),也抢占了美团闪购的部分市场份额(即时零售市场份额约40%)。
骑手成本是美团外卖业务的“刚性负担”,占外卖营收的20%以上。随着骑手队伍的扩大(截至2025年6月,骑手数量达450万人),骑手工资支出逐年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2%)。此外,线下门店的租金(占到店餐饮营收的15%)与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长8%)的上涨,也增加了到店业务的成本压力。
美团正在加速扩展即时零售(美团闪购)与本地生活服务(美团生活),这些业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这些战略投入短期内难以盈利(即时零售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约-10%),导致核心本地商业的亏损持续。
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低于预期),消费需求可能减弱,导致外卖、到店及酒旅业务的营收增长不及预期。
饿了么或其他竞争对手(如抖音本地生活)可能推出更激进的补贴政策,导致美团的营销费用进一步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若骑手工资上涨超过预期(如同比增长25%)或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如蔬菜价格上涨10%),可能导致成本增长快于营收增长,亏损扩大。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三季度亏损预期将有所收窄,主要得益于暑期旺季的营收高增长与成本控制的改善。预计三季度亏损额将同比减少15%至XX亿元,运营利润率提升至-3%。然而,竞争压力、成本刚性与战略投入仍是短期内亏损的主要驱动因素。
从长期来看,随着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服务的逐步成熟(预计2026年即时零售业务实现盈亏平衡),核心本地商业有望成为美团的主要利润来源。市场普遍预期,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将在2027年实现盈利,运营利润率达到5%以上。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美团在成本控制(尤其是骑手成本)与战略投入(即时零售)上的进展,这些因素将决定核心本地商业的亏损收窄速度与长期盈利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