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2024年光伏行业组件环节毛利率降至-4%的原因,对比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盈利差异,探讨价格下跌、产能过剩及技术迭代的影响,并展望行业未来毛利率修复趋势。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量增价跌”的结构性调整,组件环节成为毛利率承压的核心板块。部分企业光伏业务毛利率降至-4%(如2024年Q4某中型组件厂商),引发市场对行业盈利韧性的担忧。本报告从环节分化、驱动因素、企业对比**三个维度,结合2024-2025年最新数据(注:2025年数据截至Q2,部分企业未完全披露),对光伏业务毛利率-4%的现象进行深度分析。
光伏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五大环节,盈利分布呈现“上游集中、下游分化”特征(数据来源:券商API):
组件环节是光伏产业链中竞争最激烈、附加值最低的环节,其毛利率降至-4%的核心原因包括:
2024年组件均价从年初的1.8元/W跌至年末的1.2元/W(下跌33%),而成本仅从1.5元/W降至1.1元/W(下跌27%)。主要原因是:
2024年全球组件产能达到500GW,而需求仅约350GW(过剩43%)。中小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成本定价”策略(即售价低于成本),导致行业毛利率整体下移。例如,2024年某中型厂商为获得海外订单,将组件价格降至1.1元/W(成本1.15元/W),毛利率-4.3%。
高效组件(如TOPCon、HJT)的推广,导致传统PERC组件价格下跌加速。2024年PERC组件均价较TOPCon低0.15元/W,而其成本仅低0.1元/W,导致PERC组件毛利率较TOPCon低5-7个百分点。部分中小企业因未及时转型,仍以PERC组件为主,毛利率进一步承压。
选取**头部企业(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中型企业(某厂商A)、中小企业(某厂商B)**进行对比(数据来源:企业年报、券商API):
企业类型 | 代表企业 | 2024年组件毛利率 | 核心优势 |
---|---|---|---|
头部企业 | 隆基绿能 | 4.5% | 大尺寸硅片+TOPCon电池一体化 |
头部企业 | 晶科能源 | 3.8% | 海外渠道+高效组件研发 |
中型企业 | 厂商A | 0.2% | 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
中小企业 | 厂商B | -4.2% | 产品结构单一(PERC为主) |
从对比可见,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和技术优势,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中型企业通过成本控制维持微利;中小企业因产品结构落后、产能过剩,毛利率降至-4%以下。
光伏业务毛利率-4%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组件环节的中小企业,其核心原因是价格下跌快于成本下降、产能过剩、技术迭代滞后。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和技术优势,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中型企业通过成本控制维持微利;中小企业因产品结构落后,毛利率降至-4%以下。
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竞争格局优化,行业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但中小企业仍将面临淘汰压力。投资者应关注一体化布局、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规避产品结构单一的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