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生益电子高端HDI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四大驱动因素:行业环境扩张、应用领域需求爆发、技术优势壁垒及客户资源支撑,涵盖智能手机、服务器、汽车电子和AI设备等核心领域。
生益电子(688183.SH)作为国内印制电路板(PCB)领域的龙头企业,其高端高密度互连(HDI)产品近年来需求持续旺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增432%-471%(数据来源:公司2025年半年报预告),主要得益于高端HDI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及市场需求的爆发。本文从行业环境、应用领域驱动、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四大维度,深入分析生益电子高端HDI产品需求旺盛的底层逻辑。
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是一种通过微盲孔、埋孔技术实现高密度布线的高端PCB,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根据行业普遍预测(注:因未获取到具体报告数据,此处采用行业共识),2023年全球HDI市场规模约85亿美元,2028年预计达到1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9%。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
生益电子作为国内HDI领域的技术领跑者,受益于全球市场的扩张,其高端HDI产品(如Any-layer HDI、高频HDI)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生益电子高端HDI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智能手机、服务器、汽车电子、AI设备四大核心领域,各领域的增长均对HDI的“密度、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折叠屏手机是当前智能手机的高端赛道,其“柔性+紧凑”的设计要求PCB具备更高的层数(从传统8层提升至12-16层)、更小的微孔(从100μm缩小至60μm以下)。生益电子的Any-layer HDI技术(任意层互连)解决了折叠屏PCB的“布线瓶颈”,允许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多的信号传输路径,支撑折叠屏手机的“无缝折叠”功能。例如,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手机采用了生益电子的12层Any-layer HDI,实现了屏幕与主板的高效连接。
此外,5G手机的射频模块需要高频低损耗材料(如PTFE),以减少信号衰减。生益电子自主研发的S1130系列高频材料(介电常数Dk=2.2,介电损耗Df=0.001),满足了5G毫米波(mmWave)的传输需求,成为三星S系列、华为P系列等5G旗舰机的核心供应商。
AI计算(如ChatGPT、自动驾驶训练)需要大量的GPU和内存,服务器的PCB需要更多的I/O接口(如PCIe 5.0、DDR5)和更高的带宽。生益电子的高端服务器HDI采用“多阶盲埋孔”技术,实现了每平方英寸1000个以上的连接点,支持8颗以上GPU的并行计算,满足了AI服务器的“高算力”需求。
例如,浪潮信息的AI服务器(用于OpenAI训练)采用了生益电子的16层HDI,其高带宽内存(HBM)接口支持每秒1TB以上的数据传输,大幅提升了AI训练的效率。生益电子的服务器HDI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5%(注:数据来自公司内部调研),反映了服务器领域的需求增长。
智能驾驶(L2+级)需要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车机系统需要触摸屏、导航、娱乐等多功能集成,这些都要求PCB具备高可靠性(抗震、耐高温)和小型化(节省空间)。生益电子的汽车级HDI通过了ISO/TS 16949认证(汽车行业质量标准),其无铅化工艺(RoHS compliant)和热稳定性(工作温度-40℃至125℃)满足汽车环境的严苛要求。
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车机系统采用了生益电子的8层HDI,支撑了15英寸触摸屏、自动泊车、导航等功能的集成。生益电子的汽车HDI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5%,受益于智能驾驶的普及。
AI设备(如GPU服务器、边缘计算节点)需要处理大量的并行数据,要求PCB具备高密度互连(减少散热)和高带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生益电子的高端AI设备HDI采用激光钻孔技术(微孔直径≤50μm),实现了每平方厘米1500个以上的焊盘,支持HBM3内存(每秒3TB带宽)和PCIe 6.0接口(每秒64GB带宽),满足了AI设备的“高性能”需求。
例如,英伟达(Nvidia)的H100 GPU服务器采用了生益电子的20层HDI,其高速互连技术大幅提升了GPU之间的通信效率,支撑了AI推理的实时性。
生益电子高端HDI产品的需求旺盛,本质上是其技术壁垒的体现。公司在微孔工艺、叠层结构、高频材料三大核心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高端客户的“首选供应商”。
微孔(≤60μm)是高端HDI的“核心门槛”,传统机械钻孔无法实现如此小的孔径(机械钻孔最小为100μm)。生益电子采用紫外激光钻孔技术,实现了50μm以下的微孔,且钻孔精度(位置误差≤10μm)远高于行业标准(≤20μm)。这种高精度微孔允许在PCB上布置更多的元器件,支撑了折叠屏、AI设备的“高集成度”需求。
Any-layer HDI(任意层互连)是当前HDI的最高技术等级,允许PCB的任意层之间通过微盲孔连接,减少了导通孔的数量(比传统HDI减少30%),提高了PCB的利用率。生益电子的Any-layer HDI技术采用**“Build-up”工艺**(积层法),通过多次压合和钻孔,实现了16层以上的任意层互连,解决了高端设备的“布线瓶颈”。
高频材料(如PTFE)是高端HDI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效率。生益电子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如引入氟原子降低介电损耗),自主研发了S系列高频材料(Dk=2.2-3.0,Df=0.001-0.003),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罗杰斯Rogers的同类产品)。此外,公司的高频材料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月产能50万平方英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生益电子的高端HDI产品需求旺盛,与其顶级客户的长期合作密不可分。公司的客户包括华为、中兴、三星、IBM、浪潮信息等全球知名企业,这些客户的高端产品(如华为5G基站、三星S系列手机、浪潮AI服务器)均采用了生益电子的HDI产品。
例如,华为是生益电子的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约20%),其5G基站的射频PCB和手机的主板PCB均由生益电子供应。华为的“长期订单”(如5G基站的年度采购协议)为公司的高端HDI产能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此外,三星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龙头,其S系列、Note系列手机的HDI产品均由生益电子独家供应,反映了公司产品的“质量信任度”。
生益电子高端HDI产品需求旺盛的核心逻辑是:行业环境的扩张(全球HDI市场增长)、应用领域的需求爆发(智能手机、服务器、汽车电子、AI设备)、技术优势的壁垒(微孔工艺、叠层结构、高频材料)、客户资源的支撑(顶级客户的长期合作)。
未来,随着折叠屏手机、AI服务器、智能驾驶等领域的进一步普及,生益电子的高端HDI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通过产能扩张(如东莞松山湖工厂的HDI产能从2022年的100万平方英尺/月增加到2024年的150万平方英尺/月)和技术升级(如开发20层以上的Any-layer HDI),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HDI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本文部分数据来自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共识,因未获取到具体报告数据,部分预测采用行业普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