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华光新材(688379.SH)在制冷暖通行业的营收增长情况,涵盖公司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及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揭示钎焊材料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与风险。
华光新材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专注于钎焊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铜基钎料、银钎料等高性能钎焊材料的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冷暖通、电力电气、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其中,制冷暖通行业是其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空调、冰箱、热泵等设备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焊接环节,被誉为“工业万能胶”。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1.9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约25%),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下游制造业的需求复苏,其中制冷暖通行业的贡献尤为突出。
制冷暖通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涵盖空调、冰箱、热泵、冷链设备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恢复、家电更新周期到来、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普及(如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的热泵系统需求),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中国制冷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制冷暖通行业市场规模约8200亿元,同比增长5.1%;2024年受益于热泵空调(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爆发,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8700亿元,增速达6.1%。
虽然公司未披露制冷暖通行业的具体营收占比,但根据钎焊材料的应用特性,制冷暖通设备的焊接环节是钎料的核心需求场景。例如,一台家用空调的冷凝器和蒸发器需要约0.5-1公斤的铜基钎料,一台冰箱的压缩机需要约0.3-0.6公斤的银钎料。结合行业数据推算,制冷暖通行业对钎焊材料的需求占比约为30%-40%,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华光新材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022年,基于“高性能钎焊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参与制定了《银钎料》《铜基钎料》等多项国家标准,技术实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在制冷暖通领域,公司的低银钎料(银含量≤10%)和高温钎料(适用于压缩机等高温部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焊接强度、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的高要求。
公司客户涵盖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知名家电企业,以及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其热泵空调系统需要大量钎焊材料)。这些客户的稳定订单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了保障。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在钎焊材料行业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0.67%(行业排名前30%),净利润率为11.97%(行业排名前25%),营收增速为23.67%(行业排名前20%),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其在制冷暖通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较强。
华光新材作为国内钎焊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制冷暖通行业是其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随着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家电更新需求),以及公司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的支撑,未来营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的风险。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行业报告,因公司未披露细分领域营收占比,部分数据为推算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