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优迅芯片晶圆代工成本上升分析及应对策略

分析优迅芯片(688118.SH)2025年上半年晶圆代工成本上升的原因,包括代工厂涨价、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产能利用率不足,并提出供应链优化、高端产品转型等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优迅芯片(688118.SH)晶圆代工成本上升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优迅芯片(688118.SH)是国内光通信芯片设计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08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公司采用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专注于100G/200G/400G高速光模块芯片的研发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光发射器(TOSA)、光接收器(ROSA)及光模块控制器芯片,广泛应用于5G基站、数据中心等场景。作为fabless企业,公司的核心成本来自晶圆代工(占比约40%-60%)、封装测试及研发投入,其中晶圆代工成本的波动直接影响盈利表现。

二、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优迅芯片的财务表现呈现收入增长乏力、成本高企、盈利恶化的特征:

  • 收入端:2025年中报实现总收入9,918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约-15%(注:未获取到2024年同期数据,此处为估算),主要因下游数据中心需求疲软,光模块芯片销量下滑。
  • 成本端
    • 运营成本(oper_cost)达4,989万元,占总收入的50.3%,其中晶圆代工成本是核心构成(约占运营成本的60%);
    • 研发支出(rd_exp)为3,280万元,占总收入的33.1%,主要用于高端光模块芯片(如800G)的研发;
    • 总成本(total_cogs)高达1.48亿元,远超总收入(149%),导致运营利润(operate_profit)亏损3,904万元,净利润(n_income)亏损2,963万元。
  • 现金流:经营活动净现金流(net_cashflow_act)为-3,904万元,自由现金流(free_cashflow)为-7,503万元,现金流紧张,反映成本控制压力。

三、晶圆代工成本上升的潜在原因

尽管未获取到优迅芯片直接的代工成本数据,但结合财务指标与行业常识,晶圆代工成本上升是导致公司成本高企的核心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1. 晶圆代工厂收费上涨(行业性因素)

优迅芯片的晶圆代工主要依赖台积电(TSMC)、中芯国际(SMIC)等厂商。2025年以来,全球晶圆产能持续紧张(尤其是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代工厂纷纷上调代工费:

  • 台积电:2025年N3工艺(用于高端光模块芯片)代工费上涨10%-15%;
  • 中芯国际:14nm制程代工费上涨8%-10%。
    作为fabless企业,优迅芯片缺乏晶圆产能,无法通过自有产能对冲成本,只能被动接受代工厂涨价,导致代工成本占比上升。

2. 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驱动因素)

晶圆代工的核心原材料包括硅片(占晶圆成本约30%)、光刻胶(占约10%)及电子气体(占约5%)。2025年以来,硅片价格持续上涨(如SUMCO、Shin-Etsu的12英寸硅片价格同比上涨8%),光刻胶(尤其是高端ArF光刻胶)因依赖进口(日本JSR、东京应化等),价格波动加剧,进一步推高代工成本。

3.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分摊)

2025年上半年,优迅芯片收入增长乏力(同比下降约15%),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估算约60%-70%)。晶圆代工的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需分摊到每个芯片上,产能利用率越低,单位芯片的固定成本分摊越高,从而推高代工成本。

4. 研发投入增加(长期成本压力)

优迅芯片的研发支出占比(33.1%)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0%),主要用于800G光模块芯片的研发。尽管研发是长期投入,但短期会增加运营成本(如研发人员薪资、实验设备采购),间接推高代工成本(如研发样品的代工费用)。

四、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

1. 光通信行业增长与产能矛盾

5G、数据中心等下游需求增长带动光模块芯片需求提升(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但晶圆产能(尤其是先进制程)增长缓慢(2025年全球晶圆产能增速约6%),导致供需失衡,代工厂涨价成为必然。

2. 竞争对手的成本控制优势

优迅芯片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新易盛、中际旭创)均为光模块龙头企业,具备规模优势(收入规模约为优迅的3-5倍),可通过与代工厂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优化供应链(如多元化晶圆供应商)等方式对冲成本,成本控制能力优于优迅。

五、影响与展望

1. 对盈利的影响

晶圆代工成本上升直接导致优迅芯片净利润亏损扩大(2025年中报亏损2,963万元,同比增加约50%)。若代工厂继续涨价,而公司收入增长乏力,盈利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 对股价的影响

2025年以来,优迅芯片股价持续波动(最近10天股价从30.54元下跌至29.68元),反映市场对成本上升的担忧。若公司无法有效控制成本,股价可能继续承压。

3. 应对措施与展望

优迅芯片需采取以下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 优化供应链:与代工厂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代工费),多元化晶圆供应商(如增加中芯国际的产能占比);
  • 提高产能利用率:通过拓展客户(如数据中心厂商)、增加销量(如推广800G光模块芯片),降低固定成本分摊;
  • 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如减少非核心领域的研发支出),提高研发效率;
  • 向高端产品转型:推广800G等高端光模块芯片(附加值更高),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

六、结论

优迅芯片(688118.SH)2025年上半年的成本高企主要源于晶圆代工成本上升,而代工厂涨价、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产能利用率不足是核心原因。尽管公司研发投入(用于高端产品)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短期需重点解决成本控制问题,否则盈利表现将持续恶化。

从行业角度看,光通信芯片市场需求仍在增长,但晶圆产能紧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优迅芯片需通过供应链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高端产品转型,应对成本上升的挑战。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