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型储能政策对锂电赛道的影响,探讨锂电需求增长、技术进步及龙头企业价值重估逻辑,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投资机会。
2025年以来,全球及中国新型储能政策持续深化,核心方向围绕储能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及产业链配套展开。例如,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并将锂电储能列为重点支持的技术路线;欧盟《储能 regulation》要求成员国强制配置储能设施以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进一步拉动锂电需求。尽管本次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具体政策文本,但结合过往政策逻辑及行业共识,储能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支持储能系统降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而锂电因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特性,成为储能系统的主流选择。
政策通过“储能需求拉动→锂电需求增长→产业链价值提升”的逻辑作用于锂电赛道: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20GW·h,其中锂电储能占比约85%;中国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45GW·h,同比增长60%。储能需求的爆发是锂电赛道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
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竞争格局集中,龙头企业占据优势:
以宁德时代(300750.SZ)和比亚迪(002594.SZ)为例,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显示:
市场表现方面,宁德时代近10天股价从309.0元上涨至353.42元,涨幅约14.4%;比亚迪近10天股价从107.21元上涨至107.8元,涨幅约0.55%。宁德时代涨幅明显高于比亚迪,主要因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占比更高(约20%),受政策影响更大;比亚迪业务更分散(新能源汽车占比约70%),储能业务占比低(约10%),故受政策影响较小。
锂矿是锂电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占锂电成本的40%以上。若锂矿价格上涨(如2024年锂矿价格上涨50%),将增加锂电成本,挤压企业利润。
钠电池的成本(约0.5元/Wh)低于锂电(约0.8元/Wh),且钠资源丰富,可能在低速电动车、储能(如电网侧)等场景替代锂电。尽管目前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约150Wh/kg)低于锂电(约250Wh/kg),但技术进步可能缩小差距。
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如2025年补贴退坡20%),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进而影响锂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占锂电需求的60%以上)。此外,储能政策的执行力度(如强制配置比例)也可能影响锂电需求。
新进入者(如中创新航、亿纬锂能)通过产能扩张(如中创新航2025年产能达到100GWh),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价格下降(如2024年锂电价格下降15%),利润压缩。
新型储能政策出台后,锂电赛道的价值将被重估,核心逻辑如下:
尽管存在原材料价格、技术替代等风险,但政策支持、需求增长及龙头企业的优势,使得锂电赛道的价值重估成为必然。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龙头企业,其价值被低估的部分将被修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