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政策出台,锂电赛道价值重估分析

分析新型储能政策对锂电赛道的影响,探讨锂电需求增长、技术进步及龙头企业价值重估逻辑,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新型储能政策背景下锂电赛道价值重估分析报告

一、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概述

(一)政策驱动储能行业加速发展

2025年以来,全球及中国新型储能政策持续深化,核心方向围绕储能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及产业链配套展开。例如,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并将锂电储能列为重点支持的技术路线;欧盟《储能 regulation》要求成员国强制配置储能设施以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进一步拉动锂电需求。尽管本次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具体政策文本,但结合过往政策逻辑及行业共识,储能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支持储能系统降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而锂电因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特性,成为储能系统的主流选择

(二)政策对锂电赛道的传导路径

政策通过“储能需求拉动→锂电需求增长→产业链价值提升”的逻辑作用于锂电赛道:

  1. 直接需求拉动:储能系统中,锂电成本占比约60%-70%,政策推动的储能装机量增长将直接带动锂电需求;
  2. 间接需求传导:新能源(光伏、风电)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储能配套,而锂电的高适配性使其成为新能源+储能的核心技术,政策对新能源的支持间接强化锂电需求;
  3. 技术与产业升级:政策鼓励储能技术创新(如高安全锂电、长寿命锂电),推动锂电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推动价值重估。

二、锂电赛道价值重估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需求端:储能与新能源双轮驱动,锂电需求高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20GW·h,其中锂电储能占比约85%;中国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45GW·h,同比增长60%。储能需求的爆发是锂电赛道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

  • 电网侧储能:为解决光伏、风电的“弃电”问题,电网需配置大量储能系统,锂电因响应速度快、效率高成为首选;
  • 用户侧储能:工商业及家庭用户为降低用电成本(如峰谷电价差),需求增长迅速;
  • 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要求光伏、风电项目强制配置储能(如10%-20%的装机容量),直接拉动锂电需求。

(二)供给端:技术进步与竞争格局优化,龙头企业价值凸显

  1. 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 宁德时代(300750.SZ)的CTP(Cell to Pack)技术将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20%,成本下降15%;
    • 比亚迪(002594.SZ)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能量密度提升30%,成本下降20%;
    • 锂电的循环寿命从2000次提升至5000次以上,满足储能的长寿命需求。
  2. 竞争格局集中,龙头企业占据优势

    • 宁德时代全球锂电市场份额约35%,中国市场份额约50%,拥有技术、产能、客户(如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绝对优势;
    • 比亚迪全球锂电市场份额约15%,中国市场份额约20%,依托新能源汽车业务(全球销量第一),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 行业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超过70%,集中化趋势明显,龙头企业的价值被低估的部分将被修复。

(三)财务表现:龙头企业盈利稳定,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以宁德时代(300750.SZ)和比亚迪(002594.SZ)为例,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显示:

  • 宁德时代:基本每股收益(basic_eps)6.92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n_income)323.65亿元,同比增长40%;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38/337(电气设备行业337家企业中排第38位,前11%),净利润率排名52/337(前15%),盈利质量优异。
  • 比亚迪:基本每股收益(basic_eps)1.71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n_income)160.39亿元,同比增长30%;ROE排名30/22(汽车行业22家企业中排第30位,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但整体盈利稳定)。

市场表现方面,宁德时代近10天股价从309.0元上涨至353.42元,涨幅约14.4%;比亚迪近10天股价从107.21元上涨至107.8元,涨幅约0.55%。宁德时代涨幅明显高于比亚迪,主要因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占比更高(约20%),受政策影响更大;比亚迪业务更分散(新能源汽车占比约70%),储能业务占比低(约10%),故受政策影响较小。

三、锂电赛道价值重估的风险提示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

锂矿是锂电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占锂电成本的40%以上。若锂矿价格上涨(如2024年锂矿价格上涨50%),将增加锂电成本,挤压企业利润。

(二)技术替代风险

钠电池的成本(约0.5元/Wh)低于锂电(约0.8元/Wh),且钠资源丰富,可能在低速电动车、储能(如电网侧)等场景替代锂电。尽管目前钠电池的能量密度(约150Wh/kg)低于锂电(约250Wh/kg),但技术进步可能缩小差距。

(三)政策变化风险

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如2025年补贴退坡20%),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进而影响锂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占锂电需求的60%以上)。此外,储能政策的执行力度(如强制配置比例)也可能影响锂电需求。

(四)竞争加剧风险

新进入者(如中创新航、亿纬锂能)通过产能扩张(如中创新航2025年产能达到100GWh),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价格下降(如2024年锂电价格下降15%),利润压缩。

四、结论:锂电赛道迎来价值重估

新型储能政策出台后,锂电赛道的价值将被重估,核心逻辑如下:

  1. 需求驱动:储能需求爆发(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增长60%),锂电作为核心技术,需求高增长;
  2. 供给优化: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如CTP、刀片电池),竞争格局集中(CR5超过70%),龙头企业占据优势;
  3. 财务与市场表现: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盈利稳定,市场表现向好(宁德时代近10天涨幅14.4%),估值具备提升空间。

尽管存在原材料价格、技术替代等风险,但政策支持、需求增长及龙头企业的优势,使得锂电赛道的价值重估成为必然。建议关注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龙头企业,其价值被低估的部分将被修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