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扫街榜如何改变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分析高德地图2025年推出的扫街榜对本地生活市场的影响,探讨其差异化定位、用户与商家价值,以及对美团、抖音等竞争对手的挑战,展望本地生活服务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对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分析

一、引言

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进入“精细化竞争”新阶段。美团(3690.HK)凭借“到店+外卖+酒旅”的全场景布局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0],饿了么(阿里系)依托阿里生态维持约25%的份额[0],抖音本地生活则通过短视频流量红利快速崛起,2024年GMV突破3000亿元[1]。在此背景下,高德地图作为阿里生态中“位置服务”的核心入口,于2025年Q2推出“扫街榜”,聚焦“线下特色小店”和“本地生活新场景”,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切入本地生活赛道。本文将从产品定位、竞争壁垒、生态协同三个维度,分析“扫街榜”对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扫街榜”的产品定位:差异化的“本地生活探索工具”

根据网络搜索信息[2],“扫街榜”的核心定位是“基于位置的本地生活探索平台”,其功能设计与现有玩家形成显著差异:

  1. 聚焦“非标准化”场景:与美团“大众点评”的“头部商家推荐”和抖音“短视频种草”的“流量导向”不同,“扫街榜”更侧重“小众特色商家”(如社区老菜馆、隐藏咖啡馆、手作工坊),通过用户“扫街”行为(即线下实地访问)的数据沉淀,形成“真实体验型”榜单。
  2. 强位置关联:依托高德地图的“实时定位”和“路径规划”功能,“扫街榜”将推荐与用户的“移动轨迹”结合(如用户在步行途中推荐周边500米内的“扫街榜”商家),提升推荐的“场景适配性”。
  3. 用户生成内容(UGC)驱动:榜单数据主要来自用户的“扫街打卡”(上传照片、评价、位置),而非商家付费推广,强调“真实感”和“用户主导”。

这种定位的核心逻辑是:挖掘本地生活中“未被满足的探索需求”——当用户对“标准化商家”(如连锁餐厅、网红店)的需求饱和后,“寻找特色小店”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而“扫街榜”正是针对这一需求的精准布局。

三、对竞争格局的影响:重构“本地生活”的流量与服务边界

(一)对用户端:分流“探索型”用户,提升高德地图的“本地生活入口”地位

根据易观分析[3],2024年本地生活用户中,“探索型消费”(即“为寻找特色商家而主动搜索”)的占比已达35%,且这一群体的“客单价”和“复购率”均高于“刚需型消费”(如外卖、快餐)。“扫街榜”的推出,恰好抓住了这一群体的需求:

  • 用户粘性提升:高德地图的月活用户(2025年Q1为5.2亿[0])中,“导航”是核心使用场景(占比68%),而“扫街榜”将“导航”与“本地生活”深度绑定(如用户导航至某商圈时,自动推荐“扫街榜”中的特色商家),有望将“一次性导航用户”转化为“本地生活活跃用户”。
  • 用户分层覆盖:美团的核心用户是“刚需型”(如外卖、快餐)和“品质型”(如高端餐厅),抖音的核心用户是“年轻潮流型”(如网红店、打卡点),而“扫街榜”针对的是“探索型”(如喜欢挖掘特色小店的用户),填补了市场空白。

(二)对商家端:为中小商家提供“低成本”的曝光渠道

当前本地生活市场中,中小商家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美团的“推广通”费用占商家营收的10%-15%[4],抖音的“短视频投放”成本则更高(单条视频的推广费用可达数千元)。“扫街榜”的“UGC驱动”模式,为中小商家提供了“低成本”的曝光机会:

  • 免费流量:商家无需付费,只需通过用户的“扫街打卡”即可进入榜单,降低了“流量门槛”。
  • 精准触达:“扫街榜”的推荐基于用户的“位置”和“探索行为”,商家的曝光更精准(如社区手作店的曝光对象是“步行经过的本地居民”)。
  • 品牌沉淀:“扫街榜”的“真实体验”标签,有助于中小商家建立“口碑”(如用户评价“这家店的馄饨是小时候的味道”),形成“差异化品牌认知”。

(三)对竞争对手:倒逼“本地生活”的“场景深化”

“扫街榜”的推出,将迫使现有玩家重新审视“本地生活”的“场景边界”:

  • 美团:需强化“探索型”场景的布局(如在“大众点评”中增加“社区特色店”板块),避免“头部商家垄断”导致的“用户流失”。
  • 抖音:需提升“推荐的场景适配性”(如将短视频种草与用户的“实时位置”结合),避免“流量导向”导致的“推荐不精准”。
  • 饿了么:需依托阿里生态(如淘宝、支付宝)的“位置数据”,加强“本地生活”与“电商”的联动(如用户在淘宝购买“食材”后,推荐周边的“厨房体验店”)。

此外,“扫街榜”的“UGC驱动”模式,也将推动行业从“商家付费推广”向“用户真实体验”转型,倒逼平台提升“内容的真实性”(如打击“刷好评”“虚假种草”)。

四、结论与展望:高德地图的“本地生活”战略进阶

“扫街榜”的推出,是高德地图从“导航工具”向“本地生活入口”转型的关键一步。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差异化的“探索型”场景布局,挖掘本地生活中“未被满足的需求”,提升高德地图的“本地生活”入口地位

从竞争格局来看,“扫街榜”不会直接挑战美团的“主导地位”,但会重构“本地生活”的“服务边界”——将“本地生活”从“标准化刚需”延伸至“个性化探索”,推动市场向“更精细化、更用户主导”的方向发展。

对于高德地图而言,“扫街榜”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沉淀“真实的扫街数据”(避免“刷榜”等虚假行为)、能否与阿里生态形成协同(如与支付宝的“到店支付”、淘宝的“本地生活商品”联动)。若能解决这些问题,“扫街榜”有望成为高德地图“本地生活”战略的核心增长点,甚至改变本地生活市场的“竞争格局”。

参考文献

[0] 券商API数据(2025年Q1本地生活市场份额)
[1] 抖音本地生活2024年GMV数据(易观分析)
[2] 高德地图“扫街榜”功能介绍(网络搜索)
[3] 易观分析:2024年本地生活用户行为报告
[4] 美团商家推广成本调研(艾瑞咨询)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