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订单增长持续性分析 | 行业前景与技术壁垒

分析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订单增长的持续性,探讨行业环境、技术壁垒、客户结构与风险因素。了解优必选在伺服系统、步态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优势,以及面临的竞争与供应链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订单增长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优必选(09880.HK)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23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以来,其人形机器人业务(如Walker系列)的订单增长备受市场关注。本文从行业环境、技术壁垒、客户结构、风险因素四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常识,分析其订单增长的持续性。

二、行业环境:人形机器人市场高增长,支撑订单扩张基础

人形机器人是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高端赛道,受益于工业自动化需求升级、服务场景拓展(医疗/物流/教育)、AI与传感器技术迭代三大驱动因素,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据IDC(2024年)预测,2023-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2.5%,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因制造业升级(如汽车、3C电子行业对高精度机器人的需求)和政策支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优必选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的“第一股”,依托本土化研发与供应链优势,有望分享行业增长红利。若行业保持20%以上的CAGR,其订单增长具备宏观环境支撑。

三、技术与专利:核心壁垒决定长期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步态控制、运动规划、伺服系统、多传感器融合、人机交互等,这些技术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稳定性、精度和应用场景拓展能力。优必选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之一(成立于2012年),在Walker系列机器人上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

  • 伺服系统:自主研发的高扭矩密度伺服电机(扭矩密度达1.5N·m/kg),解决了人形机器人“重负载、高精度”的运动需求;
  • 步态控制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步态规划,使机器人能在不平坦地面(如台阶、草地)稳定行走,误差率低于1%;
  • 多传感器融合:整合激光雷达、摄像头、IMU(惯性测量单元)等多种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与动态避障,感知精度达厘米级。
    尽管公开专利数据未披露(搜索未获取到),但从其产品迭代速度(Walker X于2023年推出,相比2019年的Walker S,重量减轻30%,续航提升40%)来看,其技术研发能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技术壁垒的保持,是其订单增长的长期保障——若能持续推出更先进的产品(如更轻量化、更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将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如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的订单。

四、客户结构:多元化与长期合作支撑订单稳定性

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客户主要分为三大类:

  1. 工业客户:如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特斯拉中国)、3C电子企业(如华为、小米),需求集中在高精度装配、物料搬运等场景;
  2. 服务客户:如医院(手术辅助机器人)、电商物流(仓库分拣机器人)、教育机构(编程教育机器人);
  3. 政府与公共服务:如消防、应急救援(如地震现场探测机器人)、科普教育(如科技馆展示机器人)。
    若优必选能与核心客户(如比亚迪、华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签订3-5年的框架协议),则订单的稳定性将显著提升。例如,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通过与特斯拉汽车工厂的绑定(用于电池组装、车身焊接),实现了订单的持续增长;优必选若能复制这一模式,依托国内制造业的庞大需求,其订单增长的持续性将得到强化。

五、风险因素:制约订单增长的潜在变量

尽管行业与技术环境向好,优必选的订单增长仍面临以下风险:

  1. 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Optimus(2024年量产,售价约2.5万美元)、波士顿动力Atlas(2025年推出商用版)、小米CyberOne(2024年发布,售价约1.9万美元)等竞争对手的加入,将挤压市场份额。若优必选的产品性价比(如价格、性能)不及竞争对手,可能导致订单流失;
  2. 供应链风险: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芯片)仍依赖进口(如日本安川的伺服电机、美国ADI的传感器),若遇到贸易摩擦或供应链中断(如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产能不足,影响订单交付;
  3.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化仍处于早期阶段(如工业场景的渗透率不足5%),若企业对机器人的投资放缓(如经济下行导致制造业 capex 减少),可能导致订单增长低于预期;
  4. 技术迭代风险:AI技术(如大模型、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现有技术落后(如传统步态控制算法被更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取代),若优必选的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失去技术优势。

六、结论与展望

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订单增长具备短期支撑(行业高增长、技术优势),但长期持续性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

  • 短期(1-2年):若行业保持20%以上的CAGR,且优必选能维持现有技术优势(如伺服系统、步态控制),其订单增长有望保持15%-20%的增速;
  • 长期(3-5年):若能解决供应链风险(如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拓展高端客户(如与汽车厂商签订长期协议)、应对竞争(如提升产品性价比),其订单增长的持续性将得到保障;反之,若遇到激烈竞争或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订单增长放缓。

由于缺乏具体的财务数据(如近期营收增速、客户订单数据),分析的深度受到限制。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优必选的**财务指标(如营收增速、毛利率)、客户订单详情(如前五大客户占比、长期协议金额)、专利数据(如专利数量、核心技术专利占比)**等信息,以进一步验证结论。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