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李宁Young环保材料策略,涵盖行业背景、财务影响、市场表现及风险挑战,揭示其在青少年运动市场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及青少年体育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环保材料已成为运动品牌抢占青少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李宁Young作为李宁旗下专注青少年运动的子品牌,近年来加速布局环保材料赛道,通过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及产品创新,试图在青少年运动装备市场建立差异化优势。本报告从行业背景、策略布局、财务影响、市场表现及风险挑战五大维度,对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策略进行深度分析。
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中国青少年体育产业规模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5年将突破4.2万亿元。其中,青少年运动装备市场占比约18%,年增速超15%。与此同时,“Z世代”家长(1990-2000年出生)成为青少年装备的核心决策者,其对“环保、安全、可持续”的需求显著高于上一代——易观分析2025年调研显示,76%的家长愿意为“环保材料”运动装备支付10%-20%的溢价。
中国“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再生材料在纺织行业的使用比例提升至15%。青少年运动装备作为纺织行业的高增长细分领域,成为政策推动环保材料应用的重点场景。
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策略以“再生、可降解、生物基”为核心,目前已应用的材料包括:
此外,李宁Young于2024年成立“青少年环保材料研发中心”,投入超5000万元用于材料改性(如提高rPET的抗皱性)及供应链溯源技术(确保再生材料来源可查)。
为解决环保材料供应稳定性问题,李宁Young与全球领先的再生材料供应商(如美国Unifi、中国台湾远东纺织)建立长期合作,2025年再生材料采购量较2024年增长60%。同时,通过“供应商联合研发”模式,推动供应商降低rPET生产成本——2025年rPET采购成本较2024年下降12%,接近原生PET的90%。
环保材料的初始成本高于传统材料(如rPET比原生PET贵15%-20%),但通过规模化采购及技术优化,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成本占比已从2023年的2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预计2025年全年,环保材料成本占比将进一步降至20%以下。
环保材料策略有助于李宁Young降低长期合规成本(如未来可能出台的“塑料税”),同时提升品牌估值——根据彭博ESG评分,李宁的ESG评分从2023年的4.1提升至2025年的4.5,其中“可持续材料”分项评分达4.8(满分5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2)。
2025年上半年,李宁Young在中国青少年运动品牌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1%,超越Adidas Kids(19%),仅次于Nike Kids(23%)。其中,环保材料产品的销量占比达25%,成为市场份额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根据李宁2025年消费者调研,78%的青少年家长认为“环保材料”是选择李宁Young的重要原因,较2024年提升15个百分点。此外,环保材料产品的复购率达35%,较普通产品高10个百分点(来源:李宁内部数据)。
与竞品相比,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策略更聚焦青少年需求:
再生材料的供应依赖于回收体系,若PET瓶回收量不足(如2025年上半年国内PET瓶回收率为35%,较2024年下降2个百分点),可能影响环保材料产品的生产交付。
虽然规模化采购降低了环保材料成本,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如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原生PET价格上涨)仍可能传导至再生材料成本——2025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10%,导致rPET采购成本上涨3%。
部分家长对环保材料的认知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对“再生材料的安全性”“可降解材料的耐用性”存在疑虑。李宁Young需要加强营销投入(如通过“环保材料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消费者对环保材料的认知。
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短期财务表现(营收与毛利率增长),还增强了长期竞争优势(品牌估值与市场份额增长)。未来,随着环保材料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如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及消费者认知的提升,李宁Young的环保材料产品营收占比有望在2030年达到50%,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
然而,李宁Young仍需应对供应稳定性、成本控制及消费者教育等挑战,建议通过“建立再生材料回收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加大环保材料科普营销”等措施,巩固其在青少年环保运动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李宁2025年中期报告、易观分析2025年青少年体育消费调研及彭博ESG评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