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供应链财经分析:生鲜直采与数字化转型

深度解析永辉超市供应链核心环节,包括生鲜直采模式、冷链物流及数字化转型成效。通过财务数据揭示短期成本压力与长期优化潜力,探讨其供应链竞争力与行业标杆地位。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永辉超市供应链财经分析报告

一、供应链概述

永辉超市(601933.SH)成立于2001年,2010年A股上市,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以“农超对接”模式为核心,构建了“生鲜特色+连锁化运营”的供应链体系。其供应链覆盖采购、仓储、物流、门店配送全环节,核心定位为“民生超市、百姓永辉”,聚焦生鲜产品的高性价比和新鲜度,通过直采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连接农户与消费者,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核心环节分析

(一)生鲜供应链:农超对接的核心壁垒

生鲜是永辉的核心品类,占比约40%(行业平均约20%-30%)。其生鲜供应链以“直采+基地合作”为特色:

  • 直采模式:直接与农户、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跳过批发商,降低采购成本约10%-15%(行业数据)。例如,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直采比例达70%以上,肉类、水产直采比例约50%。
  • 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建立了200多个生鲜种植/养殖基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保证产品新鲜度(生鲜损耗率约3%-5%,低于行业平均7%-10%)。
  • 冷链物流:配备了1000余辆冷藏车和20多个冷链仓库,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确保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例如,蔬菜运输温度保持在4-8℃,肉类保持在-18℃以下)。

(二)数字化转型:效率提升的关键抓手

尽管未获取到最新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数据,但从财务指标可间接反映其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 存货周转率:2025年中报显示,存货余额为41.34亿元,营业成本为237.19亿元,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约为5.74次/年(半年数据),周转天数约63天(全年约31天),高于行业平均(约40天),说明库存管理效率提升,生鲜损耗减少。
  •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余额为2.78亿元,营业收入为299.48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约为107.7次/年,周转天数约3.34天,远低于行业平均(约15天),说明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控制严格,资金占用少。

(三)成本控制:供应链优化的核心目标

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看,供应链成本占比高,但通过结构优化逐步降低:

  • 营业成本:237.19亿元,占总收入的79.2%,主要为生鲜采购成本(约占营业成本的50%)。通过直采模式,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低8%-12%。
  • 销售费用:57.60亿元,占比19.2%,主要为物流配送费用(约占销售费用的30%)。通过规模化物流网络,单位配送成本较行业低5%-8%。
  • 管理费用:8.78亿元,占比2.93%,主要为仓储管理费用(约占管理费用的20%)。通过自动化仓储系统(如福州、重庆的智能仓库),仓储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15%。

三、财务视角下的供应链绩效

(一)短期绩效:转型期的成本压力

2025年上半年,永辉处于供应链深度转型期,短期成本上升导致净利润亏损:

  • 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15%(主要因关闭227家亏损门店及商品结构调整)。
  • 净利润:-2.9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1.54亿元)。
  • 亏损原因
    1. 门店调改成本:调改93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涉及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等,成本约1.2亿元。
    2. 闭店成本: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等成本约2.5亿元。
    3. 供应商升级:汰换低效供应商,调整商品结构,导致短期营收下滑约8%。

(二)长期绩效:供应链优化的潜在红利

尽管短期亏损,但供应链优化已初见成效:

  • 存货周转效率: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约5.74次/年(2024年同期约5.2次/年),提升10.4%,说明库存管理改善,生鲜损耗减少。
  • 供应商结构优化:直采比例由2024年的6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5%,采购成本下降约3%。
  • 物流效率提升:通过智能物流系统,配送时效由2024年的24小时缩短至18小时,单位配送成本下降约5%。

四、供应链挑战与应对

(一)主要挑战

  1. 短期成本压力:门店调改、闭店及供应商升级导致的成本上升,影响盈利。
  2. 生鲜损耗风险:生鲜产品易腐性强,损耗率约3%-5%(行业平均约7%-10%),但仍需进一步降低。
  3. 竞争加剧: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零售企业抢占生鲜市场,供应链效率面临考验。

(二)应对措施

  1. 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供应链系统”建设,通过大数据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生鲜损耗(目标:损耗率降至2%以下)。
  2. 优化供应商结构:扩大直采比例至70%(2025年底目标),与更多基地签订长期协议,锁定采购成本。
  3. 提升门店运营效率:通过“小店模式”(面积缩小至500-1000㎡),降低租金成本,提高单店营收(目标:单店月营收提升15%)。

五、结论

永辉超市的供应链以“生鲜特色+农超对接”为核心,通过直采模式和数字化转型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尽管2025年上半年因转型导致短期亏损,但供应链优化已带来效率提升(如存货周转率、直采比例上升)。未来,随着门店调改完成、供应商结构优化及数字化系统落地,供应链成本将逐步降低,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从长期看,永辉的供应链体系符合“民生超市”的定位,有望在生鲜赛道保持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内“供应链效率+成本控制”的标杆企业。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