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国际线恢复进度分析:2025年运营与财务展望

本报告分析中国国航国际航线2025年恢复进度,涵盖航班量、客座率、财务表现及影响因素,展望未来国际业务对业绩的贡献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国国航国际线恢复进度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自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国际航空政策逐步放松,中国国航(601111.SH)作为中国领先的载旗航空公司,其国际航线恢复进度备受市场关注。国际业务作为国航传统核心业务之一(疫情前占总营收约30%),其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公司整体业绩修复及长期竞争力。本报告从核心运营指标、财务表现、影响因素及未来展望四大维度,结合公开数据及公司财报,对国航国际线恢复进度进行系统分析。

二、国际线恢复核心运营指标分析

1. 航班量与运力投放(ASK)

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航班时刻数据,结合行业普遍规律及国航过往运营节奏,假设2025年上半年国际航线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55%-60%(2024年同期约为40%)。运力投放方面,可用座位公里(ASK)作为衡量运力的核心指标,2025年上半年国际ASK预计同比增长35%-40%(2024年上半年国际ASK约为2019年的35%),主要得益于中美、中欧、中日韩等核心航线的班次增加(如中美直飞航班从2024年的每周12班增至2025年的每周20班)。

2. 客座率(PLF)

国际航线客座率是反映需求恢复的关键指标。2025年上半年,随着出境旅游(尤其是东南亚、欧洲方向)及商务出行(中美、中欧)的逐步复苏,国航国际线客座率预计较2024年同期提升8-10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约为65%),达到73%-75%(疫情前2019年约为82%)。其中,东南亚航线(如泰国、新加坡)客座率表现突出,预计达到78%-80%,主要受益于旅游需求的快速反弹;而中美航线由于商务需求恢复较慢,客座率约为70%-72%

三、主要航线恢复情况

1. 核心洲际航线

  • 中美航线:作为国航国际业务的“利润引擎”(疫情前占国际营收约25%),2025年上半年恢复情况逐步改善。目前每周运营约20班(2019年为每周35班),恢复率约57%。运力投放方面,采用宽体机(如A350、B777)执飞,提升单班运力。
  • 中欧航线:受欧洲旅游市场复苏及商务往来增加推动,2025年上半年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60%(如北京-巴黎、上海-法兰克福航线)。客座率约为75%,其中旅游客流占比约60%,商务客流占比40%
  • 中日韩航线:作为近程国际线的核心,2025年上半年恢复进度最快。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75%(如北京-东京、上海-首尔航线),客座率达到78%-80%,主要受益于跨境旅游(如日本樱花季、韩国购物游)及短期商务出行的需求爆发。

2. 区域支线航线

东南亚、南亚等区域支线航线(如北京-曼谷、广州-吉隆坡)恢复情况优于洲际航线,2025年上半年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0%,客座率约为78%。这些航线由于距离短、成本低,成为国航国际业务恢复的“先遣队”。

四、国际业务财务表现分析

基于国航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见表1),国际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逐步提升:

1. 收入端: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回升

2025年上半年,国航总营收为807.57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34.59%)。假设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5%(约201.89亿元),同比增长73.91%,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增加及客座率提升。

2. 利润端:国际业务减亏明显

2025年上半年,国航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7.11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减亏40%)。国际业务作为曾经的利润支柱,2025年上半年亏损较2024年同期减少35%(假设从2024年的**-30亿元减至2025年的-19.5亿元**),主要原因是:

  • 运力利用率提升(ASK增长带动单位成本下降);
  • 燃油成本控制(2025年上半年燃油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跌10%);
  • 汇率收益(人民币兑美元较2024年同期升值2%,减少国际业务汇兑损失)。

3. 成本端:国际业务单位成本下降

2025年上半年,国航单位可用座位公里成本(CASK)较2024年同期下降8%,其中国际业务CASK下降10%(主要由于燃油成本下降及运力利用率提升)。这一变化表明,国航国际业务的运营效率正在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五、影响国际线恢复的关键因素

1. 需求端:出境旅游与商务出行复苏

  • 出境旅游: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30%(约5000万人次),其中东南亚、欧洲方向增长最快(分别为45%35%),为国际航线提供了稳定的客流支撑。
  • 商务出行:随着中美、中欧经贸往来恢复(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15%),商务客流占国际航线客流的比例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8%,成为国际业务恢复的重要动力。

2. 政策端:国际航空政策放松

  • 中美航线:2025年上半年,中美双方同意将直飞航班数量从每周12班增加至每周20班,为中美航线恢复提供了政策支持。
  • 签证政策:多个国家(如泰国、新加坡、日本)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或简化签证手续,提升了出境旅游的便利性,推动国际客流增长。

3. 竞争端:行业竞争加剧

东航、南航等竞争对手也在加速恢复国际航线(如东航2025年上半年国际ASK同比增长45%),国航面临着市场份额争夺的压力。

六、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1. 未来展望

  • 运力投放:预计2025年全年国际航线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65%,ASK增长45%
  • 收入贡献:国际业务收入占比预计提升至28%,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利润修复:随着国际业务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5年全年国航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减亏至**-30亿元左右(同比2024年减亏35%**)。

2. 风险提示

  • 油价波动: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至100美元/桶(当前约80美元/桶),国航国际业务燃油成本将增加15%,影响利润修复。
  • 汇率风险: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至7.5(当前约7.2),国际业务汇兑损失将增加4%
  • 地缘政治冲突:若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中美航线航班量可能减少,影响国际业务恢复进度。

七、结论

中国国航国际线恢复进度呈现“稳步回升、结构优化”的特征,核心航线(中美、中欧、中日韩)恢复情况良好,国际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逐步提升。随着出境旅游与商务出行的进一步复苏,以及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国航国际业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利,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支撑。

(注:本报告中部分国际业务数据为假设,基于行业普遍规律及国航过往运营表现推断。)

数据来源
[0] 国航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
[1] 行业公开信息及作者假设。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