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益生股份(002458.SZ)鸡苗业务,探讨2025年鸡苗价格下跌原因、财务影响及公司应对策略,展望未来价格走势与投资建议。
益生股份作为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业分会会长单位,其主营业务以高代次畜禽种源供应为核心,覆盖祖代种鸡引进与饲养、父母代种雏鸡生产与销售、商品肉雏鸡(即“鸡苗”)生产与销售三大环节,其中商品肉雏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比约40%-50%,根据历史财务数据)。
从业务逻辑看,鸡苗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质量: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ann_date:20250801),商品代鸡苗业务是上半年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2025年上半年,国内鸡肉价格持续低位(均价约18元/公斤,同比下降15%),主要因供给过剩(2024年白羽肉鸡产能扩张,市场存量充足)和消费疲软(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调整,猪肉、牛肉替代效应增强)。终端鸡肉价格下跌直接传导至鸡苗市场,养殖企业因盈利空间收缩,减少鸡苗采购量,导致鸡苗价格下跌。
益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约15%(白羽肉鸡苗市场),但面临圣农发展、民和股份等竞争对手的挤压。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鸡苗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约70%),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下调价格,进一步加剧了鸡苗价格的下跌。
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认定的白羽肉种鸡企业,并拥有“省级禽支原体非免疫净化场”等资质,疫病防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5年上半年,国内未发生大规模鸡瘟疫情,公司鸡苗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行业平均约90%),但疫病风险仍对鸡苗价格构成潜在威胁(如2024年小规模疫情导致鸡苗价格短期上涨10%)。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种猪业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实现快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35%,销售额同比增长42%,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占公司总利润的60%以上)。种猪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能释放(2024年新建的2个种猪场投产)和成本控制(饲养成本同比下降18%),有效对冲了鸡苗业务的亏损。
公司通过“比学超”(比效率、学经验、超目标)和“疫病净化”措施,降低了鸡苗的饲养成本。2025年上半年,鸡苗单位成本同比下降8%(主要因饲料成本下降5%、成活率提高5%),部分缓解了价格下跌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公司父母代种雏鸡价格同比上涨10%(均价约25元/只),主要因祖代种鸡供应紧张(2024年祖代种鸡引进量同比下降12%)和公司品牌优势(市场份额约20%)。父母代种雏鸡的提价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利润(贡献约1,800万元),部分抵消了商品代鸡苗的亏损。
尽管2025年上半年鸡苗价格下跌导致益生股份业绩下滑,但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成本管控、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等措施,有效对冲了亏损。中长期来看,随着供给收缩、需求恢复、行业整合,鸡苗价格或逐步回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增长。投资者可关注公司鸡苗业务毛利率(反映价格与成本的平衡)、种猪业务销量(多元化进展)等指标的变化,把握投资机会。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