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东方盛虹EVA光伏料需求,涵盖光伏行业高增长驱动、公司产能与产业链优势、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揭示其作为国内EVA龙头的发展潜力。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光伏料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备光伏胶膜,其性能直接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寿命及可靠性。作为国内EVA光伏料的龙头企业,东方盛虹(000301.SZ)的EVA业务布局与需求表现,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折射出光伏行业的增长趋势。本报告从行业背景、公司布局、需求驱动、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等角度,系统分析东方盛虹EVA光伏料的需求逻辑与前景。
EVA光伏料的需求高度依赖光伏装机量。全球“双碳”目标推动下,光伏成为最具性价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350GW,同比增长22%;2025年预计突破400GW,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50%(约220GW)。光伏组件产能的扩张直接带动EVA胶膜需求——每GW光伏组件约需2000吨EVA光伏料(按胶膜占组件成本10%计算),2025年全球EVA光伏料需求约80万吨,中国需求约44万吨。
从产品结构看,EVA胶膜占光伏组件成本的8%-12%,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粘结性、耐老化性及成本性价比,相较于POE(聚烯烃弹性体)胶膜,EVA胶膜的成本低约30%,仍是当前组件厂商的主流选择。随着光伏组件向高效化(如TOPCon、HJT)发展,对EVA胶膜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如抗PID、高透光率),高VA含量(28%-33%)的EVA光伏料需求持续增长。
东方盛虹通过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开展EVA业务,是国内最早布局高VA含量EVA光伏料的企业之一。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EVA产能达15万吨/年(其中光伏料占比约70%,即10.5万吨/年),位居行业前三。其产能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东方盛虹EVA光伏料的需求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全球光伏装机量的高增长是EVA需求的核心驱动。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5-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CAGR约15%,2030年将达到800GW;中国市场CAGR约18%,2030年达到450GW。按每GW需2000吨EVA光伏料计算,2030年全球需求约160万吨,中国需求约90万吨,东方盛虹15万吨/年产能(2025年)的市场份额约9.4%,若产能扩张至20万吨/年(2026年计划),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2.5%。
高效组件(如TOPCon、HJT)对EVA胶膜的性能要求更高,需具备**高透光率(>92%)、抗PID(潜在诱导衰减)、耐老化(寿命>25年)**等特性。东方盛虹的高VA含量EVA光伏料(VA 33%)可满足这些要求,产品附加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0%-15%),需求增长快于行业整体。
中国“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推动光伏行业市场化转型,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退坡后,组件成本下降(2024年组件价格约0.18美元/W),进一步激发需求。此外,欧洲、美国等市场的光伏政策(如欧盟“Fit for 55”计划、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也带动全球需求增长,东方盛虹的EVA产品通过CE、TUV等认证,出口占比约20%,受益于海外市场扩张。
组件厂商的产能扩张直接带动EVA需求。2025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头部厂商的组件产能均超100GW/年,其EVA胶膜采购量占市场的60%以上。东方盛虹与这些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5年上半年EVA光伏料的客户集中度(前五大客户)达55%,需求稳定性高。
EVA光伏料市场竞争格局集中,主要玩家包括东方盛虹、联泓新科、荣盛石化、浙江石化等,行业CR5约60%。东方盛虹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据CPIA预测,2025-2030年中国EVA光伏料需求CAGR约18%,2030年达到90万吨;全球需求CAGR约15%,2030年达到160万吨。东方盛虹的EVA光伏料需求将随市场增长而扩张,若产能按计划扩张至20万吨/年(2026年),2030年需求规模将达18万吨/年(假设产能利用率90%),占全球市场的11.25%。
东方盛虹EVA光伏料的需求增长,本质是光伏行业高增长的缩影。其产能规模、技术积累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使其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高效组件的普及及海外市场的扩张,东方盛虹的EVA光伏料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EVA光伏料供应商之一。
(注:报告中部分数据来自公开资料及行业预测,若需更精准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