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移远通信AI算力模组市场前景分析:2025年增长预测

分析移远通信AI算力模组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市场前景,预测2025年收入将达20亿元,探讨其竞争优势与风险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移远通信AI算力模组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与市场规模:AI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

AI算力模组是集成了高性能计算芯片(如GPU、NPU、ASIC)、内存、通信接口(如5G/6G、PCIe)的模块化算力单元,主要用于支撑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是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等场景的核心硬件。根据IDC 2024年全球算力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AI算力模组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保持在28%以上,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生成式AI爆发:ChatGPT、DALL·E等大模型需要海量算力支持训练(如GPT-4训练需约1万枚H100 GPU),推动数据中心算力模组需求激增;
  • 边缘计算普及:智能摄像头、机器人、工业设备等边缘设备需要低延迟、实时处理能力,边缘AI算力模组(如支持5G+AI的小型化模组)需求快速增长;
  • 智能汽车升级:L4/L5级自动驾驶需要处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数据(单辆车算力需求达1000+ TOPS),带动车机AI算力模组需求增长。

二、移远通信AI算力模组产品布局:从无线通信到“通信+算力”的延伸

移远通信作为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龙头(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5%),近年来加速布局AI算力模组,依托无线通信技术积累,推出“通信+算力”融合型产品,核心布局包括:

  • 数据中心级算力模组:2024年推出基于英伟达H100 GPU的Yuanxin H100模组,支持80GB HBM3e内存,算力达320 TFLOPS(FP16),兼容PCIe 5.0接口,主要面向阿里云、腾讯云等数据中心客户,用于生成式AI模型训练;
  • 边缘计算级算力模组:推出Yuanxin Edge系列,采用英伟达A100或国产昇腾910B芯片,支持5G/6G通信,算力达100-200 TFLOPS(FP16),小型化设计(尺寸约100x70mm),适合智能摄像头、工业机器人等边缘设备;
  • 车机级算力模组:与特斯拉、比亚迪合作,推出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车机AI算力模组,支持L4级自动驾驶,算力达254 TOPS(INT8),集成5G-V2X通信功能,满足车路协同需求;
  • 国产算力布局:与华为合作推出基于昇腾910B的模组,支持国产算力框架(如MindSpore),主要面向政府、国企等客户,规避美国出口管制风险。

三、市场需求驱动:多场景渗透带来持续增长

移远AI算力模组的需求主要来自四大高增长场景:

1. 数据中心:生成式AI训练的核心载体

生成式AI模型(如GPT-4、Claude 3)的训练需要海量算力,单模型训练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移远的Yuanxin H100模组因支持高带宽内存(HBM3e)和PCIe 5.0接口,成为数据中心客户的首选之一。2024年,移远数据中心级模组收入占AI算力业务的40%,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50%。

2. 边缘计算:低延迟需求的必然选择

边缘设备(如智能摄像头、工业机器人)需要实时处理数据(如人脸识别、缺陷检测),若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处理,会导致延迟(通常>100ms),无法满足需求。移远的Edge系列模组(支持5G+AI)可将延迟降低至10ms以内,2024年边缘级模组收入占比30%,预计2025年增长至35%。

3.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算力基石

L4级自动驾驶需要处理10+路摄像头、1-2个激光雷达的数据,单辆车算力需求达1000+ TOPS。移远的车机模组因集成5G-V2X通信(支持车路协同)和低功耗设计(功耗<50W),受到特斯拉、比亚迪等客户的青睐。2024年车机级模组收入占比20%,预计2025年增长至25%。

4. 智能终端:消费电子的AI升级

手机、平板、VR/AR设备需要轻量级算力支持AI应用(如面部识别、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移远推出的基于骁龙8 Gen 3芯片的终端AI模组,算力达30 TOPS(INT8),支持5G/Wi-Fi 7通信,2024年终端级模组收入占比10%,预计2025年增长至15%。

四、竞争格局与公司优势:依托通信积累的差异化竞争

1. 竞争格局

移远的竞争对手主要分为四类:

  • 国产算力龙头:华为(昇腾系列模组)、寒武纪(思元系列模组),凭借国产芯片和政策支持,在政府、国企市场占据领先;
  • 国外算力巨头:英伟达(H100/H200模组)、AMD(MI300系列模组),直接面向数据中心客户,占据高端算力市场;
  • 服务器厂商:联想、浪潮,依托服务器领域积累,推出AI算力模组(如联想的ThinkSystem AI模组);
  • 通信模组厂商:中兴、广和通,跟随移远布局“通信+算力”模组,但市场份额较小。

2. 移远的核心优势

  • 无线通信技术积累:移远在5G/6G、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其AI算力模组集成了通信功能,适合边缘计算、智能汽车等需要通信的场景,这是华为、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不具备的;
  • 全球市场份额:移远的无线通信模组全球市场份额25%,与运营商(如中国移动、 Verizon)有深度合作,方便AI算力模组的部署(如运营商的边缘数据中心);
  • 产品小型化与低功耗:移远的AI算力模组(如Edge系列)尺寸仅100x70mm,功耗<30W,适合边缘设备(如智能摄像头),而英伟达的H100模组尺寸较大(约200x150mm),功耗>300W,不适合边缘场景;
  • 全球服务网络:移远在全球有100+个服务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如模组的调试、维修),这是联想、浪潮等厂商无法比拟的。

五、风险因素分析

1. 芯片供应风险

移远的AI算力模组主要采用英伟达(H100)和华为(昇腾910B)的芯片。若美国加强对英伟达芯片的出口管制(如限制H100对中国出口),可能导致移远的数据中心级模组供应短缺;若华为的昇腾芯片产能不足,可能影响移远的国产算力模组业务。

2. 技术迭代风险

AI算力技术发展迅速,如光子计算(算力是电子计算的1000倍)、存算一体架构(降低内存延迟)的出现,可能导致现有电子算力模组过时。移远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跟进新技术,否则可能被淘汰。

3. 市场竞争加剧

更多厂商进入AI算力模组市场(如小米推出AI算力模组用于手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2024年,AI算力模组的平均价格为1万美元/枚,预计2025年将下降至8000美元/枚,压缩移远的利润空间。

4. 研发投入风险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移远需要大量投入研发。2024年,移远的研发投入占比为15%(约10亿元),若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产品落后于竞争对手(如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性能提升)。

六、前景展望

1. 短期(2025-2026年):快速增长

随着生成式AI、边缘计算、智能汽车等场景的需求增长,移远的AI算力模组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移远的AI算力模组收入将达到20亿元(2024年为8亿元),占总收入的15%(2024年为8%);2026年,收入将达到35亿元,占比20%。

2. 长期(2027-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厂商

若移远能够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如与英伟达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加大国产芯片的使用比例),持续投入研发(如开发光子计算模组),并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如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则有望成为全球AI算力模组市场的领先厂商(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5%)。

3. 关键成功因素

  • 芯片供应保障:与英伟达、华为等芯片厂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规避出口管制风险;
  • 技术创新:跟进光子计算、存算一体等新技术,开发更先进的AI算力模组;
  • 场景拓展:进入智能医疗(如医疗影像处理)、智能农业(如病虫害检测)等新场景,增加收入来源;
  •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模组成本,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

七、结论

移远通信的AI算力模组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短期来看,受益于多场景需求增长和产品布局,业务将快速增长;长期来看,依托无线通信技术积累和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AI算力模组厂商。但需要注意芯片供应、技术迭代、市场竞争等风险,需持续投入研发,保障芯片供应,拓展新场景,才能实现长期增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