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京东方A柔性OLED良率提升的技术驱动、财务表现及市场机遇,探讨其在高端显示领域的竞争力与未来趋势。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SZ,以下简称“京东方A”)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柔性OLED业务是公司“1+4+N+生态链”战略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柔性OLED凭借轻薄、可折叠、高对比度等特性,已成为高端智能手机、折叠屏设备及物联网终端的关键显示器件。良率(即合格产品占总产出的比例)是柔性OLED生产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产品成本、产能利用率及市场竞争力。本文从业务布局、驱动因素、财务表现、行业背景及风险因素五大维度,分析京东方A柔性OLED良率提升的现状、影响及未来趋势。
京东方A的业务架构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覆盖柔性OLED、LCD、MLED等多品类显示产品,其中柔性OLED是公司重点拓展的高端赛道。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柔性OLED产能主要分布于:
公司通过“产能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布局,已成为全球柔性OLED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客户涵盖华为、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及折叠屏设备制造商。
良率提升是柔性OLED生产从“规模化”向“效益化”转型的关键,京东方A的良率改善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柔性OLED的良率瓶颈主要来自有机材料稳定性、蒸镀工艺精度及柔性基板可靠性三大领域。京东方A坚持“技术领先、全球首发、价值共创”的创新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6.5%,同比增长12%),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京东方A通过“产能爬坡+流程优化”提升良率。以成都B7工厂为例,2023年柔性OLED良率约为72%,2024年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如引入AI质量检测系统,实时识别缺陷并调整工艺参数),良率提升至80%;2025年上半年,随着绵阳B11工厂满负荷运行,公司柔性OLED整体良率进一步提升至85%(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生产报告)。
良率提升直接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据测算,良率从70%提升至85%,单位产品成本可下降约25%(主要来自原材料损耗减少及产能利用率提高),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价格竞争提供了空间。
折叠屏手机是柔性OLED的核心应用场景,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1.3亿台(同比增长35%,IDC数据),其中高端折叠屏(售价超8000元)占比约60%。京东方A作为华为Mate X5、小米MIX Fold 3等高端折叠屏手机的主要屏幕供应商,客户对产品良率的要求极为严格(如折叠屏的“折痕可见度”需控制在0.1mm以内)。
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针对性优化生产工艺:例如,针对折叠屏的“动态弯折”需求,增加了“柔性基板应力测试”环节,将基板的弯折寿命从15万次提升至20万次;针对高端手机的“低功耗”需求,优化了OLED器件的电流效率(提升10%),降低了屏幕功耗。客户需求的拉动,推动公司良率向“精品化”方向升级。
良率提升直接带动了京东方A柔性OLED业务的业绩改善。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来源:券商API):
此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3%-68%(预告数据),创历史同期新高,柔性OLED业务的良率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全球柔性OLED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主要受益于:
尽管良率提升带来了显著的业绩改善,京东方A仍面临以下风险:
京东方A柔性OLED良率提升是公司“技术+品牌”双轮驱动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技术投入、产能优化及客户需求拉动,良率从2023年的7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5%,直接带动了业绩改善及市场份额提升。受益于全球折叠屏市场及物联网终端需求的增长,良率提升将助力公司巩固全球柔性OLED龙头地位。但需警惕技术瓶颈、市场竞争及产能过剩等风险,未来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能结构,以保持良率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行业数据来源于IDC、Gartner等第三方机构。)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