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生长激素市场空间分析:未来增长潜力与投资价值

本报告深入分析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市场空间,涵盖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未来增长潜力及风险因素,揭示其核心业务的市场价值与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市场空间分析报告

一、引言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新”,000661.SZ)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占股70%)主导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70%)。本文通过行业现状、公司业务表现、市场驱动因素及风险等维度,系统分析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现有市场空间未来增长潜力

二、行业概况: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1. 市场规模现状

生长激素(GH)是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发性矮小症(ISS)等疾病的核心药物。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IC) 2024年数据,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15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儿童适应症占比约85%,成人适应症(如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GHD)占比约15%。

2. 增长驱动因素

  • 渗透率提升:国内儿童GHD的诊断率约50%(仅约一半患者被确诊),治疗率约5-8%(确诊患者中仅少数接受治疗),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治疗率约20-30%,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 适应症扩展:除儿童GHD外,ISS、特纳综合征(TS)、小胖威利综合征(PWS)等适应症的临床应用逐步普及,成人AGHD的诊断率也在提高(目前国内AGHD患者约100万,治疗率不足1%)。
  • 产品升级:长效生长激素(如金赛的“赛增®”聚乙二醇化rhGH)因每周1次注射(替代传统每日注射)的优势,患者依从性提升,价格较传统剂型高30-50%,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5%,推动行业平均售价(ASP)增长。

三、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现状

1. 市场份额与财务表现

  • 市场地位:金赛药业的rhGH产品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2024年数据),远超竞争对手安科生物(25%)、诺和诺德(5%)等。
  • 财务贡献: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总收入66.03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金赛药业收入约46.2亿元(占比70%),生长激素业务收入约41.6亿元(占金赛收入的90%),同比增长15%(主要来自长效剂型销量提升)。

2. 产品管线与技术优势

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管线覆盖短效、长效、口服三大类,其中:

  • 短效剂型:“赛增®”粉针/水针是国内销量最大的rhGH产品(占短效市场70%);
  • 长效剂型:“赛增®”聚乙二醇化rhGH是国内首个获批的长效rhGH,2024年销售额约14.5亿元(占金赛生长激素收入的35%);
  • 口服剂型:正在研发的口服rhGH(处于Ⅲ期临床)若成功上市,将彻底解决注射依从性问题,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四、市场空间测算:现有规模与未来潜力

1. 现有市场空间

根据2024年数据,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150亿元,长春高新占比60%,对应90亿元的现有市场份额。其中:

  • 儿童适应症:约127.5亿元(占85%),长春高新占76.5亿元
  • 成人适应症:约22.5亿元(占15%),长春高新占13.5亿元

2. 未来增长潜力(2025-2030年)

通过行业增长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适应症扩展四大驱动因素,测算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未来市场空间

(1)行业整体增长:保持12-14%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

根据CIC(灼识咨询) 2024年报告,国内生长激素市场将持续受益于人口结构(儿童人口约2.3亿)医疗消费升级诊断技术进步,预计2025-2030年CAGR约13%,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150亿×(1+13%)^6)。

(2)渗透率提升:从5-8%提升至15-20%

假设儿童GHD的治疗率从2024年的7%提升至2030年的1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则儿童适应症市场规模将从127.5亿元增长至255亿元(127.5亿×(15%/7%)),对应长春高新的市场份额(60%)将达到153亿元

(3)产品升级:长效剂型占比提升至50%

长效rhGH的价格较短效高30-50%(如赛增长效水针售价约1.2万元/月,短效约0.8万元/月)。假设2030年长效剂型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50%,则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平均售价(ASP)将提高20%(从0.9万元/月提升至1.08万元/月),对应收入增长20%(从90亿元增至108亿元)。

(4)适应症扩展:成人与罕见病市场爆发

  • 成人AGHD:国内AGHD患者约100万,目前治疗率不足1%,若2030年治疗率提升至5%,则成人市场规模将从22.5亿元增长至112.5亿元,长春高新占比60%(67.5亿元);
  • 罕见病适应症:如特纳综合征(TS)、小胖威利综合征(PWS)等,国内患者约50万,若治疗率提升至10%,则新增市场规模约30亿元,长春高新占比60%(18亿元)。

3. 综合测算结果

假设上述驱动因素叠加,2030年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市场空间将达到:
[
\text{市场空间} = \text{行业规模} \times \text{市场份额} \times \text{产品升级系数} + \text{新增适应症收入}
]
代入数据(2030年行业规模300亿元,市场份额60%,产品升级系数1.2,新增适应症收入85.5亿元):
[
\text{市场空间} = 300 \times 60% \times 1.2 + 85.5 = 216 + 85.5 = 301.5 \text{亿元}
]

五、竞争格局与风险因素

1. 竞争格局

  • 龙头地位稳定: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业务占国内市场60%,远超竞争对手安科生物(25%)、诺和诺德(5%);
  • 技术壁垒高:金赛的长效rhGH(聚乙二醇化技术)与口服rhGH(纳米载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短期内难以被超越;
  • 渠道优势:金赛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00家医院(其中儿童内分泌科医院1500家),终端渗透率远高于竞争对手。

2. 风险因素

  • 集采风险:虽然国家集采尚未纳入生长激素,但部分省份(如江苏、浙江)的联盟采购已导致短效剂型价格下降20%,但长效剂型因技术壁垒高,价格保持稳定;
  • 竞争加剧:安科生物的长效rhGH(安苏萌)已上市,抢占了部分短效市场,但金赛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5.2亿元,占比7%)远高于安科(2.1亿元,占比5%),管线优势明显;
  • 政策变化:医保报销限制(如部分地区限儿童GHD)可能影响销量,但随着医保目录调整(如ISS纳入报销),长期影响有限。

六、结论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现有市场空间90亿元(占行业60%),未来5年(2025-2030年)市场空间将达到300亿元(CAGR约2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行业整体增长(CAGR 13%);
  • 渗透率提升(治疗率从7%增至15%);
  • 产品升级(长效剂型占比从35%增至50%);
  • 适应症扩展(成人与罕见病市场爆发)。

尽管面临集采与竞争风险,但金赛药业的技术壁垒渠道优势研发管线使其能保持60%以上的市场份额,长期来看,生长激素业务仍是长春高新的核心增长引擎。

七、投资建议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长期价值在于市场空间的持续扩张产品创新(如口服rhGH),建议关注:

  • 长效剂型销量增长(2025年目标占比40%);
  • 口服rhGH的临床进展(Ⅲ期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
  • 成人AGHD适应症的医保纳入(预计2027年落地)。

综上,长春高新生长激素业务的市场空间仍有巨大潜力,是生物医药领域的优质长期投资标的。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