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阿里对申通快递的战略赋能,包括股权布局、业务协同、技术升级及财务表现。申通借助阿里电商流量与云计算技术实现降本增效,2024年净利润增长179%-209%。
申通快递(002468.SZ)作为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的先驱者,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经济型快递服务。2020年以来,随着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通过股权收购成为其重要战略投资者,双方在业务、技术、财务等领域的协同效应逐步释放,推动申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效率提升”的转型。本文将从股权布局、业务协同、技术赋能、财务表现四大维度,深入分析阿里赋能对申通快递的战略价值与实际成效。
阿里对申通的赋能始于股权层面的战略绑定。据公开信息[1],阿里通过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申通快递约2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为申通创始人陈德军家族)。此外,阿里通过董事会席位参与公司决策,例如申通总经理王文彬先生曾任职于阿里系企业,具备丰富的电商与物流管理经验,其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战略协同。
从战略布局来看,阿里将申通视为其“物流生态闭环”的核心环节。阿里的目标是通过申通的快递网络,完善“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的全链路能力;而申通则借助阿里的资源(如电商流量、技术、资金),拓展业务边界(如跨境快递、供应链服务),实现从“传统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这种战略协同,使得双方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均得到提升。
阿里的电商生态是申通快递的核心订单来源。作为阿里系的核心快递合作伙伴,申通承接了淘宝、天猫、1688等平台的大量快递订单,尤其是在“双11”“618”等大促期间,单量同比增长显著。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申通快递总收入达到252.55亿元,其中来自阿里系平台的订单贡献占比约30%,成为其收入的“压舱石”。
此外,双方在业务多元化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
阿里的技术赋能是申通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作为“全站上云”的快递企业(据申通官网[2]),申通借助阿里的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对分拣、路由、时效等核心环节进行优化:
这些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更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申通快递单票成本较2020年下降15%(从1.8元降至1.53元),成为其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阿里赋能的效果在财务数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24年,申通快递实现了扭亏为盈(2021年净利润为-9.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9.5-10.5亿元,同比增长179%-209%(据券商API数据[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2025年上半年,申通快递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阿里赋能为申通快递带来了战略与战术的双重提升:
未来,随着阿里物流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如菜鸟网络的全球化布局),申通有望借助阿里的电商流量、技术资源、海外网络,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2024年市场份额为10%,较2020年提升3个百分点),挑战行业前三的位置。
尽管面临行业价格战、成本压力等挑战,但阿里赋能的“协同效应”已成为申通的核心竞争力。预计2025年申通快递将继续保持增长,净利润有望突破12亿元,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的“效率标杆”。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及公开信息[1][2]。)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