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比音勒芬(002832.SZ)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收入21.03亿元(同比+18.6%),高尔夫服饰市占率30%稳居行业第一,多品牌协同效应显著。关注库存周转与国际品牌整合进展,把握高端运动服饰赛道投资机会。
比音勒芬(002832.SZ)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高端时尚运动服饰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以“高尔夫服饰”为核心赛道,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年轻化、标准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满足精英人群多场景着装需求。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注册资本5.71亿元,员工总数3721人,旗下拥有“比音勒芬主标”“比音勒芬高尔夫”“威尼斯狂欢节”及国际奢侈品牌CERRUTI 1881、KENT&CURWEN等多品牌矩阵,覆盖从专业运动到生活休闲的全场景需求。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服饰的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及供应链管理,核心产品为“比音勒芬高尔夫”系列,分为专业高尔夫(满足竞技需求,强调功能与科技)和生活休闲(融合时尚与运动,覆盖日常场景)两大板块。此外,通过收购CERRUTI 1881(意大利高端男装)、KENT&CURWEN(英国经典服饰),公司拓展了国际高端服饰市场,形成“运动时尚+经典奢侈”的多品牌协同效应。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比音勒芬T恤连续6年(2018-2023)位居全国大型零售企业“T恤单品类”综合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超过15%(2023年数据)。在高尔夫服饰细分领域,公司凭借“专业功能+时尚设计”的差异化定位,占据国内高端高尔夫服饰市场约30%的份额,远超Nike、Adidas等国际品牌(合计占比约20%),成为行业绝对龙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长18.6%,2024年上半年为17.73亿元),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22.3%,2024年上半年为3.3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73元。收入增长主要来自:(1)高尔夫系列产品销量提升(同比增长15.2%);(2)CERRUTI 1881等国际品牌收入贡献增加(占比从2024年的8%提升至12%)。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6.4%(同比微降0.8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棉、化纤)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小幅上升,但通过优化供应链(如与优质面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毛利率仍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国内服饰行业平均毛利率约45%)。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41.4%)与管理费用率(7.9%)均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费用控制能力稳定。
根据近10日股价数据(2025年9月1日-9月10日),公司股价呈现短期回调态势:10日均价16.75元,5日均价16.69元,1日收盘价16.2元(较10日均价下跌3.3%)。回调主要因市场担忧:(1)库存周转放缓;(2)国际品牌整合进度不及预期。但长期来看,公司股价自2020年以来累计上涨12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5%),反映市场对其高端定位及增长潜力的认可。
截至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公司股份占比达18.6%(2024年同期为12.3%),其中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基金均为前十大股东。券商研报方面,近6个月共有12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区间为18-20元(较当前股价有11%-23%的上涨空间),主要逻辑为:(1)高尔夫市场增长(国内高尔夫球手数量从2020年的120万增至2025年的200万);(2)多品牌协同效应释放。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较2024年增加55天,主要因国际品牌(CERRUTI 1881、KENT&CURWEN)库存消化较慢(占存货总额的35%)。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库存减值损失增加,影响利润表现。
Nike、Adidas等国际品牌近期加大对高尔夫服饰的投入(2025年Nike高尔夫系列收入同比增长15%),通过科技(如Dri-FIT面料)与品牌影响力抢占市场,公司面临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面料成本占比约40%(高尔夫系列更高达50%),若棉、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上半年棉价同比上涨8.7%),可能挤压毛利率空间。
比音勒芬作为国内高端高尔夫服饰龙头,凭借差异化定位(专业+时尚)、多品牌协同(运动+奢侈)及行业增长红利(高尔夫市场扩容),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尽管短期面临库存与竞争压力,但财务表现稳健(收入、利润高速增长),现金流充足,仍为优质投资标的。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5年半年报[0]、中国商业联合会[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