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集团供应链成本控制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骆驼集团(002031.SZ)作为国内铅酸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供应链成本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从成本结构、期间费用、经营效率等维度,系统分析其供应链成本控制现状及优化方向。
二、成本结构分析:高营业成本与费用拖累盈利
(一)核心成本占比过高,毛利率承压
2025年上半年,骆驼集团实现总收入4.12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收入为参考)或环比均呈下滑趋势(未披露历史数据,但本期收入规模较小)。营业成本(oper_cost)达3.62亿元,占总收入的87.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据公开资料,铅酸电池行业营业成本占比约75%-80%)。高营业成本主要源于:
- 原材料价格波动:铅、硫酸等核心原材料占电池成本约60%-70%,2025年上半年铅价虽略有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上海期货交易所铅期货均价约15,000元/吨),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 产能利用率不足:部分子公司处于建设期或起步阶段(中报提及“部分境内子公司尚处于建设期和起步阶段,产能未能有效释放”),固定成本分摊至单位产品的比例上升,拉低毛利率。
(二)期间费用管控乏力,侵蚀利润空间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8,661.54万元,占总收入的21.0%,其中:
- 管理费用(admin_exp):4,788.35万元,占比11.6%,主要用于研发投入(RD_exp未单独披露,但中报提及“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及行政开支;
- 财务费用(fin_exp):3,286.84万元,占比8.0%,主要为短期借款(7.49亿元)的利息支出(利率约4.4%);
- 销售费用(sell_exp):586.35万元,占比1.4%,处于较低水平,但营销投入效率有待提升(收入下滑与销售费用投入不足可能相关)。
期间费用的高占比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导致经营利润(operate_profit)为-6,565.70万元,净利润(n_income)为-5,671.19万元,陷入亏损区间。
三、供应链成本控制痛点
(一)库存管理效率低下
2025年中报显示,存货余额达3.97亿元,占总资产的9.7%(总资产40.83亿元)。存货周转天数(未直接披露,但可通过“存货/营业成本×180”估算)约为197天,远高于行业平均(约120天)。库存积压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财务费用增加),还可能导致存货跌价损失(中报未计提,但需关注后续风险)。
(二)供应商依赖度高,议价能力弱
骆驼集团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铅矿企业及硫酸生产企业,由于行业集中度高(如铅矿企业CR5约60%),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无法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此外,供应链协同不足(如供应商交付周期长、质量不稳定)也增加了额外成本(如加急运输费、次品率上升)。
(三)物流成本管控缺失
铅酸电池属于重货(单位重量约20-30kg),物流成本占比约5%-8%。骆驼集团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湖北、江苏等地,而销售市场遍布全国,跨区域物流成本较高。若未采用优化的物流网络(如区域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外包),可能导致物流成本超支。
四、供应链成本控制优化建议
(一)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核心成本
- 原材料套期保值: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铅、硫酸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如买入铅期货合约),锁定采购成本;
- 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快子公司产能释放(如湖北基地二期项目),降低固定成本分摊;
- 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产品(如启停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毛利率(启停电池毛利率约15%-20%,高于传统电池的10%-12%)。
(二)加强供应商管理,提升议价能力
- 供应商多元化:引入更多原材料供应商(如新增1-2家铅矿企业),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如3-5年),争取价格折扣;
- 供应商绩效考核:通过“质量、交付、成本”三维度考核,淘汰不合格供应商,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三)强化库存与物流管理
- 实施精益库存管理:采用“Just-In-Time(JIT)”模式,减少原材料及成品库存(如与供应商协商缩短交付周期至7天以内);
- 优化物流网络:在销售集中区域(如华东、华南)建立配送中心,降低跨区域物流成本;
- 第三方物流外包:选择具有规模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顺丰、通达系),降低物流成本(预计可降低2%-3%)。
(四)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 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生产、销售的实时信息共享(如需求预测、库存状态),减少信息不对称;
- 推动供应商协同创新: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新型材料(如轻量化电池外壳),降低产品重量(物流成本减少);
- 优化流程自动化:引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如降低人工成本10%-15%)。
五、结论
骆驼集团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现状不容乐观,高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及库存积压是主要痛点。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化库存与物流管控,企业有望降低供应链成本(预计可降低5%-8%),提升盈利水平。未来需关注行业需求变化(如新能源汽车对铅酸电池的替代),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