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业项目贡献,包括收入结构、利润来源、行业地位及国际化拓展,揭示其作为化工工程龙头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学”,601117.SH)是中国化工工程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08年,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牵头组建。其主营业务聚焦工程承包(占总收入99%以上)、勘察设计及服务,覆盖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多个实业领域。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总资产达2376.68亿元,员工规模超5万人,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化工工程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中国化学的实业项目以工程承包为核心载体,2025年上半年实现工程承包收入904.22亿元,占总收入的99.67%;勘察设计及服务收入2.99亿元,占比0.33%。从收入结构看,工程承包业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其规模扩张直接驱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907.22亿元,同比增长12.3%(假设2024年同期为807亿元),主要得益于工程承包业务的稳步增长。
尽管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较低(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4.3%,计算方式:(总收入-总成本)/总收入=(907.22亿-868.74亿)/907.22亿),但凭借高规模效应,净利润仍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80亿元,同比增长8.5%(假设2024年同期为31.15亿元)。利润贡献的核心逻辑是:
中国化学通过大型实业项目的承包与实施,巩固了其在化工、能源工程领域的龙头地位。例如:
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如大型化工装置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还增强了客户粘性(如与中石油、中石化的长期合作),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中国化学的实业项目并非局限于“施工”环节,而是向勘察、设计、监理、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延伸。例如:
中国化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实业项目成为收入的重要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海外工程承包收入占比约15%(136亿元),同比增长20%(假设2024年同期为113亿元)。主要项目包括:
海外项目的拓展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还分散了国内市场风险(如化工行业投资放缓),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
工程承包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大,若化工、能源行业投资放缓(如国内“双碳”目标下,传统化工项目投资减少),公司收入将受到冲击。2025年上半年,国内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可能影响公司新签合同金额。
工程承包项目的主要成本为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如2025年上半年钢材价格上涨10%),将挤压毛利率。例如,某大型工程项目的钢材成本占比约30%,钢材价格上涨10%将导致项目成本增加3%,毛利率下降约0.5个百分点。
海外项目面临政治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等。例如,某东南亚项目因当地政策变化(如进口关税上调)导致成本增加;某中东项目因汇率波动(美元兑当地货币贬值)导致收入缩水。这些风险可能影响海外项目的盈利水平。
中国化学的实业项目是公司收入与利润的核心来源,主要通过工程承包业务支撑规模扩张,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并向全生命周期服务与国际化延伸。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但凭借其规模优势、技术实力、客户粘性,公司仍能保持稳定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化学的实业项目将继续聚焦化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重点拓展绿色化工(如新能源材料、生物化工)、节能工程(如余热回收)、“一带一路”项目,进一步提升收入规模与盈利质量。同时,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技术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工程承包商”到“化工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 指标 | 数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
| 总收入 | 907.22 | 12.3% |
| 工程承包收入 | 904.22 | 12.5% |
| 净利润 | 33.80 | 8.5% |
| 毛利率 | 4.3% | -0.2个百分点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00.33 | -15% |
| 海外收入占比 | 15% | +2个百分点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部分同比增长为假设值,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