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贝泰妮在医美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的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应对策略,探讨其医用敷料增长潜力与合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贝泰妮(300957.SZ)成立于2010年,2021年登陆创业板,是国内功效性护肤品龙头企业,核心品牌为“薇诺娜”。公司业务聚焦皮肤健康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霜、护肤水、面膜、精华等护肤品(占比约85%),以及隔离霜、BB霜等彩妆(占比约10%),同时通过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如医用冷敷贴、医美敷料)布局医美产业链上游(占比约5%)。
从业务范围看,公司已覆盖“护肤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大健康生态,其中医美相关产品(如医用敷料)主要针对术后修复、敏感肌护理等场景,与医美机构形成协同效应。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18.6%,假设2024年同期为20亿元),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4%),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中国医美行业监管持续趋严,核心方向包括:
监管趋严推动医美机构向“规范化”转型,术后修复、敏感肌护理等场景对合规功效性护肤品的需求激增。贝泰妮的“薇诺娜医用冷敷贴”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已通过严格注册,具备“械字号”资质,符合医美机构的合规要求。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收入占比约5%,但增速超过30%(高于整体收入增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监管加强导致产品注册与质量控制成本上升。例如,医用敷料的注册周期从6-12个月延长至12-18个月,公司需增加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14亿元,占收入的4.8%)以满足临床数据要求。但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与合规能力,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挤压小品牌生存空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约12%,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监管禁止虚假宣传后,公司销售策略从“流量投放”转向“内容营销”。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2.85亿元(占收入的54.2%),其中线上渠道(抖音、小红书)的“科普类内容”投放占比提升至30%(2024年同期为15%),通过医生、博主的专业推荐建立消费者信任,降低广告合规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18.6%),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4%),主要得益于: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因应收账款周转加快(周转天数从2024年同期的45天缩短至38天)。最新股价47.46元(2025年9月19日),对应PE约41倍(年化EPS1.16元),低于行业平均(珀莱雅PE约45倍、丸美PE约43倍),估值合理。
贝泰妮作为功效性护肤品龙头,受益于医美行业监管趋严带来的行业集中,其医美敷料等产品将迎来需求增长。公司财务表现稳定,毛利率高,估值合理,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未来,公司需重点关注:
总体来看,贝泰妮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有望通过“合规+创新”实现持续增长,成为医美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