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阳股份(688335.SH)聚焦环保装备制造,通过技术迭代、储能与碳减排布局及商业模式转型应对行业下行压力。本文分析其业务调整方向及财务表现。
根据券商API数据,润阳股份(688335.SH)成立于2011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站)提供污泥脱水干化及废气净化技术装备及服务,核心产品包括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废气净化技术装备[0]。公司业务范围覆盖环保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集成及运维服务,属于典型的环保装备制造企业。
从业务结构看,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污泥处理(占比约60%)与废气净化(占比约35%),剩余5%来自技术服务及配件销售[0]。2024年之前,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净利润1.00亿元),但2024年受宏观经济放缓、环保行业下行及客户资金紧张影响,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4300万元)[0]。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优化成本控制(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及拓展工业固废业务,实现净利润569.76万元,业绩逐步修复[0]。
通过网络搜索及公司公开信息查询,润阳股份未涉及多晶硅业务,也无多晶硅子公司的相关披露[1]。公司主营业务聚焦环保领域,业务范围中未包含多晶硅生产、加工或销售环节[0]。因此,市场关于“多晶硅子公司改造”的传闻可能源于对公司名称或业务的误解(如混淆“润阳股份”与其他涉及多晶硅的企业)。
尽管公司未涉及多晶硅业务,但结合环保行业趋势及公司业务布局,其战略调整主要围绕现有环保业务升级与新兴领域拓展展开,具体方向如下:
公司核心产品为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装备,该技术具有能耗低、减容率高(可达70%以上)的优势,但受传统环保行业下行影响,2024年订单量同比下降22%[0]。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2025年启动技术迭代计划: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业务范围新增“储能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环节[0]。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上海某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展污泥干化余热储能试点(将干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园区供暖或发电),该技术可降低污泥处理成本约15%,同时实现能源回收[0]。
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生物炭化技术(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或碳封存),预计2026年推出样机,有望打开碳减排领域的新增长点[0]。
传统环保装备企业以“销售+安装”为主要盈利模式,受客户资金压力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80天延长至2024年的210天[0]。为改善现金流,公司2025年推出**“装备租赁+运维服务”**模式: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润阳股份的战略调整核心是强化环保主业,通过技术迭代、新兴领域布局及商业模式转型,应对传统环保行业的下行压力。尽管市场传闻的“多晶硅子公司改造”不存在,但公司在储能、碳减排等领域的布局,有望推动其从“环保装备制造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转型。
未来,若工业固废、储能等业务能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占比提升至25%),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复苏[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