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携程算法霸权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涵盖监管合规、技术升级、市场竞争、用户反馈及企业战略五大维度,探讨其如何从算法霸权转向算法责任。
携程作为中国在线旅游(OTA)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算法系统(如价格动态调整、推荐引擎、用户分层策略)在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因“算法霸权”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所谓“算法霸权”,主要表现为:价格歧视(如基于用户画像的差异化定价)、推荐垄断(过度推送自家产品或合作方内容)、数据滥用(未经充分授权的用户行为追踪)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也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随着2025年以来平台经济监管的深化、技术迭代的加速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携程的算法策略正面临系统性调整。本文从监管合规、技术升级、市场竞争、用户反馈、企业战略五大维度,分析其算法霸权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中国对平台经济的算法监管进入“精细化”阶段。《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5修订版)》明确要求:平台需公开算法的基本原理、决策逻辑、适用范围及调整规则,禁止“基于用户画像的差别待遇”(如价格歧视)。对于携程而言,这意味着其核心的“动态定价算法”和“推荐引擎”必须进行合规改造。
例如,携程此前的“价格歧视”问题(如老用户看到的价格高于新用户),未来将被监管严格禁止。携程需调整定价算法,确保同一产品对同类用户的价格一致性,并向用户公开价格波动的原因(如供需关系、促销活动、会员权益等)。此外,推荐算法需避免“信息茧房”效应,不得过度推送自家产品(如携程自营酒店)而忽略第三方选项,需向用户提供“非个性化推荐”的选择。
监管合规将增加携程的运营成本(如算法改造、合规审计),但长期来看,有助于修复用户信任,避免因算法违规引发的巨额罚款(如欧盟对谷歌的算法垄断罚款高达百亿欧元)。
算法霸权的核心矛盾在于“算法黑箱”——用户无法理解算法的决策逻辑。未来,携程需通过**可解释AI(Explainable AI, XAI)**技术,打破这一黑箱,提升算法的透明度。
可解释AI的应用方向包括:
携程已在2024年启动“算法透明度计划”,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价格解释”和“推荐逻辑说明”功能。这些功能的推出,将有效减少用户对算法的质疑,提升用户对携程的信任度。
随着美团、飞猪等竞争对手的崛起,携程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2024年携程在中国OTA市场的份额为38%,较2022年的45%下降7个百分点)。竞争对手的算法策略(如美团的“个性化推荐”更注重用户偏好,飞猪的“价格对比”功能更透明)对携程形成了压力。
未来,携程需调整算法策略,从“垄断性算法”(依赖市场地位强制推送自家产品)转向“竞争性算法”(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吸引用户)。例如:
用户对算法霸权的投诉(如价格歧视、推荐不相关内容)是携程算法调整的重要动力。2024年,携程收到的用户投诉中,算法相关问题占比达18%(较2023年上升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价格不一致”“推荐不符合需求”“数据滥用”等方面。
未来,携程需建立用户反馈闭环机制,将用户意见纳入算法优化流程:
例如,携程在2025年上半年收到大量关于“推荐的酒店位置太远”的反馈,随后调整了推荐算法,增加了“距离目的地1公里内”的筛选条件,并向用户公示了这一调整,有效减少了相关投诉(投诉量下降25%)。
算法霸权问题的本质,是企业在“规模扩张”与“用户价值”之间的失衡。未来,携程需从“算法驱动的规模扩张”转向“用户价值驱动的信任重构”,将算法的“公平性”“透明度”“责任性”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
具体战略举措包括:
携程算法霸权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围绕“合规化、透明化、用户化”展开:
这些变化将推动携程从“算法霸权”转向“算法责任”,最终实现“用户价值”与“企业利益”的平衡。对于携程而言,这不仅是应对监管和竞争的需要,更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