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宜品乳业特医食品收入占比16%,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分析宜品乳业特医食品业务的增长潜力,探讨其在行业环境、公司业务现状、增长驱动因素、竞争格局及风险等方面的表现,预测其能否成为未来核心增长点。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宜品乳业特医食品业务增长潜力分析报告

一、引言

宜品乳业作为国内乳制品企业的重要玩家,其特医食品业务以16%的收入占比成为仅次于传统乳制品的第二大业务板块。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需求驱动下,特医食品(医用配方食品)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细分赛道,正迎来高速增长期。本文从行业环境、公司业务现状、增长驱动因素、竞争格局及风险五大维度,分析宜品乳业特医食品业务能否成为未来核心增长点。

二、行业环境:特医食品市场进入爆发前夜

特医食品是针对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肾病、肿瘤患者及术后康复人群)的营养支持食品,需通过严格的医学验证并获得监管审批(如中国的“蓝帽子”特医认证、美国的FDA 21 CFR 101.9(j)标准)。近年来,全球特医食品市场保持10%-15%的年增长率,2024年规模已达58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因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8%)、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患者超1.3亿)及消费升级(对精准营养的需求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约120亿元,2025年预计将突破150亿元,年增长率超25%;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20%以上。这一增速远高于传统乳制品行业(约5%)及整体食品行业(约3%),为特医食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三、公司业务现状:特医食品已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宜品乳业的特医食品业务起步于2021年,目前已推出针对糖尿病、肾病及术后康复的3款产品,覆盖医院、药店及电商三大渠道。2024年,特医食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提升至16%,增速达45%,远高于公司整体收入12%的增速(数据来源:公司2024年年报[0])。

从产品结构看,糖尿病特医食品贡献了特医业务60%的收入,主要因该领域患者基数大(超1.3亿)且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目前国内糖尿病特医食品市场渗透率不足5%);肾病特医食品占比30%,受益于慢性肾病患者(超1.2亿)的长期营养支持需求;术后康复特医食品占比10%,处于市场导入期,但增长潜力大(术后患者营养补充率不足30%)。

四、增长驱动因素:需求、政策与公司投入的三重共振

1. 需求端:精准营养需求爆发

  •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加剧(2024年60岁以上人口达2.8亿),慢性病(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患者激增,对精准营养的需求迫切。
  • 医疗理念升级: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与康复”,特医食品作为“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特殊产品”,成为术后康复、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2. 政策端:监管完善与支持

  • 法规明确: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规范了特医食品的注册与生产,提高了行业门槛,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
  • 医保覆盖:部分省份(如广东、浙江)将特医食品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降低了患者负担,推动了市场需求释放。

3. 公司端:战略投入与能力建设

  • 研发投入:宜品乳业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达5%(高于行业平均3%),其中70%用于特医食品的配方优化与新适应症开发(如肿瘤患者的免疫营养支持)。
  • 渠道拓展:与全国200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通过“医院-医生-患者”的专业渠道推广,提升了产品的可信度与渗透率;同时布局电商平台(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覆盖年轻消费群体。

五、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占据优势,宜品乳业处于第二梯队

中国特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

  • 第一梯队:外资企业(如雀巢、雅培、达能)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凭借技术优势(如配方研发、生产工艺)及品牌认知度,主导高端市场。
  • 第二梯队:国内企业(如宜品乳业、伊利、蒙牛)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通过本土化研发(如针对中国人群的配方调整)及渠道拓展,抢占中低端市场。
  • 第三梯队:小型企业(如地方乳制品企业)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较弱。

宜品乳业处于第二梯队,其优势在于:

  • 成本控制:依托现有乳制品生产线,特医食品的生产边际成本较低;
  • 渠道协同:利用传统乳制品的渠道(如超市、便利店)推广特医食品,降低了渠道拓展成本;
  • 产品创新:针对中国人群的饮食特点(如高碳水、低蛋白),开发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低GI、高蛋白”特医食品,获得了市场认可。

六、风险因素:增长的不确定性

1. 监管风险

特医食品的注册审批周期长(通常需要2-3年),若公司新产品未能通过审批,将影响业务增长;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如提高注册标准)可能增加公司的合规成本。

2. 竞争风险

外资企业(如雀巢)正在加大对中国特医食品市场的投入,通过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如伊利)也在布局特医食品业务,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宜品乳业的市场份额下降。

3. 需求风险

特医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慢性病患者及术后康复人群,若经济下行导致患者支付能力下降,可能影响产品的销量;此外,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仍较低(如认为“特医食品是药品”),需要公司加大市场教育力度。

七、结论:特医食品有望成为核心增长点

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宜品乳业的特医食品业务具备成为核心增长点的潜力:

  • 行业环境: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 公司能力:宜品乳业在特医食品的研发、渠道、产品创新等方面具备优势,业务增速远高于公司整体;
  • 战略布局:公司将特医食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持续加大研发与渠道投入。

若公司能保持特医食品业务的高增速(如2025年增速超30%),预计到2027年,特医食品收入占比将提升至25%以上,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板块。因此,特医食品有望成为宜品乳业未来的核心增长点。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