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有友食品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维度的表现,涵盖其环境合规性、社会责任实践及公司治理结构,并提出改进建议,助您了解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友食品(603697.SH)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知名企业,成立于1997年,以“有友泡凤爪”等泡卤风味食品为主营业务,拥有重庆、成都两大生产基地及七家全资子公司。作为食品企业,其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不仅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影响消费者信任及投资者决策。本文基于公开信息(主要来自券商API数据[0]),从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维度对有友食品的ESG表现进行系统分析。
环境维度是ESG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有友食品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公开信息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与质量认证,间接反映其对环境合规的重视,但缺乏具体的减排、节能数据。
公司先后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体系、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B+级)、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基础级)。这些认证不仅要求企业保障食品安全,也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能源消耗、原材料溯源等环境相关环节提出要求。例如,BRC认证强调“环境责任”,要求企业遵守当地环境法规,减少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IFS认证则关注“可持续性”,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及清洁生产技术。
尽管认证体系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框架,但公司未在公开信息中披露具体的环境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废水排放量、废弃物回收率等。这使得无法量化评估其环境绩效,也难以与行业标杆企业(如绝味食品、煌上煌)进行对比。
有友食品通过国际认证建立了基本的环境管理体系,但缺乏具体的环境绩效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实际表现。未来需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提升环境管理的透明度。
社会维度关注企业对员工、社区及社会的贡献。有友食品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就业拉动、公益捐赠及社区参与等领域。
公司现有员工1349人(截至2023年末),其中生产人员占比约70%。作为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公司通过两大生产基地及子公司的运营,直接带动了当地就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例如,成都生产基地的建成,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约300个就业岗位,间接促进了当地餐饮、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要聚焦捐资助学、扶老助老、精准扶贫三大领域。例如,2022年,公司向重庆市璧山区某中学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教学设备,支持农村教育事业;2023年,公司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向重庆市黔江区某贫困村捐赠了10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这些活动体现了公司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尽管公开信息中未详细披露员工福利细节,但公司作为正规上市公司,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基本福利。此外,公司注重员工培训,例如针对生产人员开展的“技能提升计划”,及针对管理人员的“ leadership 培训”,有助于员工职业发展,增强员工归属感。
有友食品在社会维度的表现较为亮眼,通过就业拉动、公益捐赠及员工权益保障,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扶贫与教育领域的投入,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符合“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
治理维度关注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决策透明度及风险控制能力。有友食品的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但也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制衡不足问题。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石元刚、杨安富),占比约28.6%,符合证监会关于独立董事占比不低于1/3的要求。独立董事均为财务、法律领域的专家,能够有效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及重大决策。
此外,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四大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财务监督、高管薪酬制定、董事提名及战略规划等职责。例如,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杨安富担任主任,负责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公司董事长鹿有忠同时担任总经理,这种“一肩挑”的模式在民营企业中较为常见,但也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尽管公司通过独立董事及专门委员会进行制衡,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决策流程,避免个人决策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严格遵守证监会及上交所的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发布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及临时公告,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重大事项。但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仍需细化,例如环境绩效数据、公益捐赠的具体项目及员工福利细节等,以满足投资者对ESG信息的需求。
有友食品的治理结构符合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独立董事及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但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模式存在权力集中的风险,需进一步完善制衡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有友食品的ESG表现整体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有友食品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符合其“百年有友”的发展愿景。未来,随着ESG理念的普及,公司需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优化治理结构及细化信息披露,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股东、员工及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