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祥鑫科技(002965.SZ)的环保措施,涵盖合规性、环保投入、技术优化及供应链约束四大维度,评估其环保措施是否到位,并提出改进建议。
祥鑫科技作为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客户涵盖华为、中兴、东芝等知名厂商),其生产过程涉及金属加工、冲压、焊接等环节,潜在环境影响包括废水(含油、重金属)、废气(焊接烟尘、挥发性有机物)、固体废弃物(金属废料、模具残渣)等。本文从合规性、环保投入、技术措施、供应链约束四大维度,结合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及公开信息,分析其环保措施的到位性。
根据网络搜索及公开信息(未找到2023-2025年环保处罚记录),祥鑫科技未发生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如超标排放、未批先建、恶意倾倒废弃物等)。结合其所处广东省东莞市(环保法规执行严格,如《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企业定期公开环境信息、达标排放),可初步判断公司已满足最低合规要求。
需补充说明的是, minor 违规(如小额罚款、整改通知)可能未公开,但无重大负面新闻显示公司存在系统性环保风险。
财务数据中未单独列示“环保支出”科目,但研发投入(2025年中报为564.58万元) 及固定资产投资(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净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2.3%) 可间接反映环保投入:
需注意的是,财务数据中未披露专门环保设备投资(如废水处理系统、废气净化装置),但结合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定),可推测其生产设备已符合行业环保标准。
祥鑫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具制造技术,其环保措施主要通过技术优化实现:
上述技术措施均通过研发投入实现(2025年中报研发支出564.58万元,占营收比例0.16%),虽占比不高,但针对性强,直接降低了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
祥鑫科技的核心客户(如华为、中兴)均为ESG(环境、社会、治理)管理严格的企业,其供应商准入标准包含:
以华为为例,其“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计划”要求供应商“在2025年前实现生产过程碳中和”,祥鑫科技作为华为的核心模具供应商,需配合其目标,推动自身环保措施升级(如引入节能设备、使用低碳材料)。这种供应链倒逼机制是其环保措施到位的重要驱动因素。
尽管上述分析显示祥鑫科技环保措施基本到位,但仍存在以下信息缺口:
祥鑫科技的环保措施基本到位,主要依据:
祥鑫科技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环保措施通过“合规性+技术优化+供应链约束”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基本满足当前环境管理要求。但需通过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如ESG报告),进一步验证其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