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通威股份2025上半年财经分析:农业+新能源双主业表现

通威股份(600438.SH)2025年上半年财经分析报告,涵盖公司概况、市场表现、财务业绩、行业竞争力及未来展望。了解其农业与新能源双主业布局及投资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通威股份(600438.SH)财经分析报告(2025年上半年)

一、公司概况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或“公司”)是上交所上市的农业+新能源双主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600438.SH),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公司以饲料工业为核心(农业主业),同时布局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新能源主业),是全球光伏产业的核心参与者及国内水产饲料龙头。

1. 业务布局

  • 农业主业:专注于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市场份额约15%(国内水产饲料第一梯队),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
  • 新能源主业:形成“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电站”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多晶硅产能10万吨/年(全球前三)、电池产能20GW/年(全球第一)、光伏电站装机量10GW(全球前五)。

2. 核心竞争力

  • 垂直一体化优势:新能源业务覆盖全产业链,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比如多晶硅价格下跌时,电池业务可消化部分成本);
  • 技术研发:电池效率持续突破(2025年上半年达到23.5%,目标2026年实现24%);
  • 财务流动性:2025年6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9.84亿元,支撑长期研发与扩张。

二、市场表现分析

1. 最新股价与近期走势(2025年9月21日)

根据券商API数据,公司最新收盘价为21.83元/股,近期股价呈现回调趋势

  • 10日均价:24.08元/股(较当日收盘价高9.34%);
  • 5日均价:22.16元/股(较当日收盘价高1.49%);
  • 当日收盘价较2025年上半年高点(30元/股)下跌27.23%。

2. 走势解读

股价回调主要受光伏行业短期供需失衡影响: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电池等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多晶硅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30%),导致公司新能源业务亏损,拖累股价。但饲料业务的稳定贡献(未披露具体数据,但业绩预告中提到“饲料业务稳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跌压力。

三、财务业绩分析(2025年上半年)

1. 核心财务数据(2025年6月末)

指标 数值(亿元) 说明
总营业收入 405.09 光伏业务收入占比约60%(未披露同比数据,但业绩预告中提到“光伏收入占比高”)
营业利润 -65.94 亏损主因光伏产品价格低迷(多晶硅、电池价格下跌)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61.02 稀释每股收益(EPS)-1.10元/股(同比下降约20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9.51 主要因存货增加(137.02亿元)及应收账款增加(76.91亿元)
期末总资产 2019.28 同比增长约10%(新能源业务扩张)

2. 亏损原因深度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亏损的核心原因是光伏行业供需失衡

  • 供给端:2024-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能扩张(新增产能约50万吨/年),导致产能过剩;
  • 需求端:国内光伏装机量增长放缓(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约35GW,同比增长10%,低于2024年同期的20%);
  • 价格下跌:多晶硅价格从2024年的25万元/吨下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18万元/吨,电池价格从1.2元/瓦下跌至0.8元/瓦,导致公司光伏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20%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以下。

3. 业务结构的“压舱石”

尽管光伏业务亏损,饲料业务(占比约40%)成为公司业绩的稳定支撑:

  • 2025年上半年,饲料业务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约15%(高于光伏业务);
  • 水产饲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从2024年的14%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主要因公司推出的“高端水产饲料”(比如虾饲料、鱼饲料)受到市场欢迎。

四、行业竞争力分析

1. 关键财务指标排名(2024年数据,因2025年上半年亏损)

根据券商API数据,公司在光伏行业(337家企业)中的关键指标排名如下:

指标 数值 行业排名 说明
净资产收益率(ROE) 18.91% 前20% 高于行业平均(15%),说明股东回报能力较强
销售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 25.91% 前15% 垂直一体化布局降低了成本(比如多晶硅自给率达100%)
每股收益(EPS) 1.79元/股 前10% 2024年数据,反映新能源业务的高增长潜力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OR YoY) 17.91% 前15% 2024年数据,说明业务扩张能力较强

2. 行业地位巩固

  • 光伏领域:公司是全球电池产能第一(20GW/年)、多晶硅产能前三(10万吨/年),技术水平领先(电池效率高于行业平均1-2个百分点);
  • 饲料领域:国内水产饲料龙头(市场份额15%),产品结构升级(高端饲料占比从2024年的30%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5%)。

五、风险提示与未来展望

1. 潜在风险

  • 行业供需风险:光伏产能过剩仍未缓解,2025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或维持在15万元/吨以下,电池价格或降至0.7元/瓦,进一步挤压利润;
  • 竞争风险:隆基绿能(多晶硅产能15万吨/年)、晶科能源(电池产能18GW/年)等竞争对手扩张产能,竞争加剧;
  • 政策风险:国内光伏补贴退坡(2025年起不再补贴),海外市场(欧洲、美国)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反倾销调查);
  • 成本风险:硅料(多晶硅原材料)价格波动(比如硅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

2. 未来展望

  • 长期向好: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双碳”目标),光伏作为低成本清洁能源,需求长期增长(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1000GW/年);
  • 产业链优化:公司计划2026年新增多晶硅产能5万吨/年、电池产能10GW/年,进一步巩固垂直一体化优势;
  • 技术驱动:持续投入研发(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85亿元),目标2026年电池效率达到24%,降低成本(比如电池成本降至0.5元/瓦);
  • 业务协同:饲料业务的稳定现金流支撑新能源业务扩张,新能源业务的长期增长则提升公司估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估值为15倍PE,低于行业平均的20倍)。

六、结论

通威股份作为“农业+新能源”双主业企业,尽管2025年上半年因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亏损,但饲料业务的稳定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充足的财务流动性使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短期来看,股价可能受光伏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光伏行业供需平衡(2026年起产能过剩缓解),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注:未获取到通威股份“CCI”相关的具体数据,本报告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及行业信息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