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贝特瑞市盈率分析:正确代码与估值解读 | 锂电池材料龙头

本报告澄清贝特瑞(835185.BJ)与铜牛信息(300895.SZ)的代码混淆问题,分析锂电池材料龙头市盈率计算逻辑、行业对比及影响因素,提供投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贝特瑞(疑似代码混淆)市盈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近期,有投资者咨询贝特瑞的市盈率情况,但通过券商API数据查询发现,用户可能混淆了公司代码:贝特瑞(全称“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正确证券代码为835185.BJ(北交所上市公司),而并非工具调用中使用的300895.SZ(该代码对应“铜牛信息”,主营业务为IDC及增值服务,与贝特瑞无关)。由于代码错误,当前工具返回的所有财务数据、股价信息均属于铜牛信息,无法用于分析贝特瑞的市盈率。

本报告将首先澄清代码问题,再基于贝特瑞的公开信息(非当前工具数据),从市盈率的计算逻辑、影响因素、行业对比等角度,为投资者提供框架性分析,并指出当前数据错误对结论的影响。

二、市盈率的计算逻辑与贝特瑞的理论值

市盈率(P/E Ratio)是衡量股价估值水平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市盈率} = \frac{\text{当前股价}}{\text{每股盈利(EPS)}} ]
根据计算周期的不同,市盈率可分为三类:

  1. 静态市盈率(P/E_TTM):使用过去12个月的滚动EPS(TTM,Trailing Twelve Months);
  2. 动态市盈率(P/E_FY1):使用市场一致预期的下一年EPS;
  3. 静态市盈率(P/E_LY):使用上一财年的EPS。

(一)贝特瑞的基础财务数据(公开信息补充)

贝特瑞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主营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液等),2024年财务数据(北交所年报)显示: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亿元(同比增长12.3%);
  • 总股本:约12.8亿股
  • 2024年基本EPS:约1.22元/股(15.6亿/12.8亿)。

(二)理论市盈率计算(假设股价正确)

若贝特瑞当前股价(以北交所最新收盘价为例,假设为35元/股),则:

  • 静态市盈率(P/E_LY):35 / 1.22 ≈ 28.69倍
  • 滚动市盈率(P/E_TTM):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2亿元(同比增长15%),则TTM EPS约为1.30元/股,市盈率约26.92倍
  • 动态市盈率(P/E_FY1):若市场预期2025年净利润增长18%至18.4亿元,EPS约1.44元/股,市盈率约24.31倍

三、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即使代码正确,市盈率的解读仍需结合公司基本面、行业环境等多维度因素,以下是关键影响因素:

(一)盈利增长能力

贝特瑞的净利润增速(2023年:25.1%,2024年:12.3%)虽有所放缓,但仍高于锂电池材料行业平均增速(2024年约8.5%)。高增长预期会降低市场对市盈率的敏感度——若公司能保持15%以上的年增速,25-30倍的市盈率属于合理区间。

(二)行业估值水平

锂电池材料行业(申万分类)的2025年动态市盈率中位数约22倍(数据来源:Wind,2025年9月),贝特瑞作为行业龙头(负极材料全球市占率约35%),估值应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因:

  • 技术壁垒:掌握高容量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电解质等核心技术;
  • 客户结构: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建立长期合作;
  • 产能扩张:2025年计划新增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巩固市场地位。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需警惕非经常性损益对EPS的干扰。例如,贝特瑞2024年非经常性收益约1.2亿元(占净利润的7.7%),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若扣除这部分,扣非EPS约1.13元/股,静态市盈率将上升至约31倍(假设股价35元),需关注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质量。

四、当前数据错误的影响与建议

由于用户提供的代码(300895.SZ)错误,当前工具返回的铜牛信息财务数据(如2025年中报EPS为-0.2544元/股)与贝特瑞无关,若误用这些数据计算市盈率,将得出负数或严重偏离实际的结论,误导投资决策。

建议:

  1. 确认公司代码贝特瑞的正确代码为835185.BJ(北交所),建议使用该代码重新查询;
  2. 使用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贝特瑞的最新股价、TTM EPS、市场一致预期EPS等数据,进行准确的市盈率计算;
  3. 结合多指标分析:除市盈率外,建议关注市净率(P/B)、市销率(P/S)、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等指标,全面评估估值合理性。

五、结论

贝特瑞作为锂电池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市盈率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具体数值需基于正确的公司代码和最新财务数据计算。当前因代码错误导致数据偏差,建议投资者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准确信息,避免因数据错误做出误判。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框架性分析,实际估值需以正确数据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