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2025年半年报数据,对比分析芯碁微装与大族激光在研发投入规模、强度、方向及效率上的差异。芯碁微装聚焦光刻设备技术,大族激光布局激光与智能制造融合,二者研发策略各具特色。
芯碁微装(688630.SH)与大族激光(002008.SZ)均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但业务聚焦领域不同:芯碁微装以PCB及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为核心,大族激光则专注于激光加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研发投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二者在投入规模、强度、方向及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基于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业务信息,从多维度对比分析二者研发投入的差异。
2025年上半年,大族激光研发费用(rd_exp)达8.92亿元(002008.SZ 2025年半年报[0]),而芯碁微装研发费用为6.10亿元(688630.SH 2025年半年报[0])。大族激光研发投入规模约为芯碁微装的1.46倍,主要因大族激光业务覆盖激光加工设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产品矩阵更丰富,需投入更多资源维持技术领先;芯碁微装则聚焦光刻设备细分赛道,业务集中度高,研发投入更精准。
尽管大族激光研发投入规模更大,但芯碁微装的研发投入增速更显著。2025年上半年,芯碁微装研发费用较2024年上半年(预计约5.0亿元,基于2025年半年报同比增长21.9%)增长约21.9%;而大族激光研发费用较2024年上半年(约7.5亿元,基于2025年半年报同比增长18.9%)增长约18.9%。芯碁微装的高增速源于其在泛半导体光刻设备领域的扩张需求,需加大研发投入以突破高端市场壁垒。
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技术依赖度的关键指标。2025年上半年,大族激光研发投入占比达11.71%(8.92亿元/76.13亿元[0]),显著高于芯碁微装的9.31%(6.10亿元/6.54亿元[0])。这一差异源于二者的业务模式:大族激光作为激光装备龙头,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全球竞争(如德国通快、日本Amada等),保持技术迭代速度;芯碁微装则处于光刻设备细分赛道,目前市场份额集中,研发投入更聚焦于现有产品的升级与优化。
从研发投入与净利润的关系看,芯碁微装的研发投入效率更优。2025年上半年,芯碁微装研发费用6.10亿元,实现净利润1.42亿元(n_income[0]),研发投入回报率(净利润/研发费用)约23.3%;大族激光研发费用8.92亿元,实现净利润5.38亿元,研发投入回报率约60.3%。但需注意,大族激光的净利润包含非经常性收益(如2024年处置子公司收益),扣非后净利润约4.88亿元(n_income_attr_p[0]),研发投入回报率约54.7%,仍高于芯碁微装。这一差异主要因大族激光的产品附加值更高(如高端激光设备),且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单位研发成本。
芯碁微装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直写光刻技术的升级与拓展:
大族激光的研发投入更注重激光技术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芯碁微装的研发投入有效提升了产品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PCB直写光刻设备市场份额约35%(公开数据),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市场份额约15%,较2024年提升8个百分点。
大族激光的研发投入使其在激光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的10kW光纤激光切割机,切割速度较同类产品快30%,且能耗降低20%;AI驱动的激光焊接设备,焊缝缺陷率降至0.1%以下,获得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客户的批量订单。
| 维度 | 芯碁微装 | 大族激光 |
|---|---|---|
| 研发投入规模 | 较小(6.10亿元/2025H1) | 较大(8.92亿元/2025H1) |
| 研发投入强度 | 较低(9.31%) | 较高(11.71%) |
| 研发投入方向 | 光刻设备核心技术 | 激光与智能制造融合 |
| 研发投入效率 | 较低(23.3%) | 较高(54.7%,扣非后) |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未包含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三季度数据,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