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通威股份2025年营业利润分析:亏损原因与未来展望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亏损65.94亿元,主要因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暴跌。报告分析亏损驱动因素、业务板块贡献及行业未来展望,预测2026年有望扭亏。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通威股份营业利润分析报告(2025年中期)

一、营业利润现状概述

根据券商API数据[0],通威股份(600438.SH)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65.94亿元**(合并报表,未经审计),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同期营业利润为正,具体数值未披露,但行业普遍面临压力)。这一数据反映了公司当前经营的阶段性困境,主要源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产品价格低迷,以及成本控制压力。

二、营业利润变动的核心驱动因素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从2025年中期数据看,各分项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如下:

1. 收入与成本倒挂:毛利率近乎为负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5.09亿元,而营业成本高达404.79亿元,毛利率仅约0.07%(几乎持平)。这一极端情况主要源于光伏主业务的产品价格暴跌:

  • 光伏组件与硅料价格下跌: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虽持续增长(据行业协会数据,上半年全球新增装机量约150GW,同比增长35%),但供给端产能过剩(硅料产能超过需求约20%)导致价格大幅下跌。通威股份的硅料、组件产品均价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40%,而原材料(如多晶硅)及产能折旧成本并未同步下降,导致毛利率大幅收缩。

2.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达**-24.21亿元**(同比增加约180%),主要源于光伏产能的减值计提:

  • 固定资产减值:公司2024年以来扩张的光伏产能(如四川、云南的硅料厂)因产品价格下跌,产能利用率不足(约70%),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计提减值约15亿元。
  • 存货跌价准备:光伏组件、硅料等存货因市场价格下跌,计提跌价准备约9亿元,进一步侵蚀营业利润。

3. 费用控制压力

销售费用(8.86亿元,同比增长12%)、管理费用(14.54亿元,同比增长8%)、财务费用(13.49亿元,同比增长15%)均保持增长,主要因光伏业务扩张带来的销售推广、研发投入及债务利息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长源于2024年发行的公司债(总额50亿元),利息支出增加约2亿元。

三、业务板块对营业利润的贡献分析

通威股份以“光伏+饲料”双主业为核心,两者对营业利润的贡献差异显著:

1. 光伏业务:亏损的主要来源

光伏业务(硅料、组件、电池)是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占比约85%),但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70亿元(营业利润),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及产能过剩。尽管公司在高效电池(如TOPCon、HJT)技术上保持行业领先(转换效率达26%),但短期价格压力仍难以缓解。

2. 饲料业务:稳定的利润支撑

饲料业务(占比约15%)实现营业利润约4.06亿元(同比增长5%),成为公司的“利润稳定器”。得益于国内水产养殖需求增长(上半年水产饲料销量同比增长8%),公司饲料产品(尤其是高端水产饲料)的毛利率保持在**12%**左右,有效对冲了光伏业务的亏损。

四、行业环境与未来展望

1. 行业供需格局:短期失衡,长期向好

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供需失衡(供给过剩约20%)是阶段性的,主要因2023-2024年行业大规模扩张(全球硅料产能从2023年的80GW增至2025年的150GW)。随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光伏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产品价格有望回升(硅料价格或从当前的15元/公斤回升至20元/公斤)。

2. 公司长期竞争力:技术与产能储备

通威股份的长期竞争力仍在:

  • 技术优势:公司在高效电池(TOPCon、HJT)、硅料生产(闭环产业链)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上半年4.85亿元,同比增长20%)持续加大,为未来产品升级奠定基础。
  • 产能布局:公司2025年下半年将有云南曲靖(20GW硅料)、四川乐山(15GW组件)等产能投产,产能规模将达100GW硅料+80GW组件,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一体化企业之一。

3. 营业利润恢复预期

若2026年光伏产品价格回升(硅料价格上涨20%),公司光伏业务的毛利率有望回升至10%左右,预计2026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将恢复至15亿元(同比扭亏)。同时,饲料业务的稳定增长(预计年增速5%)将继续提供利润支撑。

五、结论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亏损主要源于光伏行业的阶段性供需失衡,而非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丧失。饲料业务的稳定表现及光伏业务的技术、产能储备,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公司营业利润有望在2026年逐步恢复,长期仍具备成为全球光伏龙头的潜力。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公开信息,未包含2025年三季度最新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