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通威股份多晶硅价格趋势分析(2023-2025年)

深度解析通威股份多晶硅价格走势:从2023年30万元/吨跌至2025年8万元/吨,分析供需失衡、成本控制及电子级多晶硅的利润增长点,展望2027年后价格回升至15万元/吨的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通威股份多晶硅价格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通威股份(600438.SH)作为国内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业务覆盖饲料新能源两大板块,其中新能源板块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电站为核心,是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光伏业务的盈利能力。本文基于行业背景、公司财务数据及市场格局,对2023-2025年通威股份多晶硅价格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二、行业背景与多晶硅价格走势概述

(一)行业供需格局: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低迷

2023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需求增长+产能扩张”**的矛盾格局:

  • 需求端: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保持增长(2023年约300GW,2024年约350GW,2025年预计400GW),但增长速度不及产能扩张速度;
  • 供给端:国内多晶硅企业(如通威、隆基、中环)纷纷扩大产能,2023年全球多晶硅产能约120万吨,2025年已增至180万吨,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85%降至2025年的60%左右。
    供需失衡导致多晶硅价格从2023年的30万元/吨(高点)持续下跌,2024年降至15万元/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跌至8万元/吨(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

(二)通威股份多晶硅业务表现:量增价跌,利润收缩

通威股份作为多晶硅龙头(2025年产能约30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16.7%),其多晶硅产量从2023年的18万吨增至2025年的25万吨,但价格下跌导致收入增速放缓

  • 2023年,多晶硅业务收入约540亿元(占光伏业务收入的60%),毛利率约35%;
  • 2024年,收入降至375亿元(价格下跌50%),毛利率收缩至15%;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跌至8万元/吨,公司该业务收入约100亿元,毛利率降至5%以下,成为公司光伏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2025年中报显示,光伏业务亏损约40亿元)。

三、多晶硅价格趋势的核心影响因素

(一)供给端:产能过剩压力短期难以缓解

国内多晶硅企业的产能扩张计划仍在推进:

  • 通威股份:2026年计划新增10万吨/年产能(四川乐山基地);
  • 隆基绿能:2025年产能已达25万吨/年,2026年拟再扩15万吨;
  • 中环股份:2025年产能18万吨/年,2026年计划增至25万吨。
    短期内(2025-2026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继续过剩,价格难以大幅回升。

(二)需求端:技术进步与新型需求的潜在支撑

  • 技术进步:N型电池(如TOPCon、HJT)对多晶硅的纯度要求更高(需达到99.9999%),通威股份的电子级多晶硅(纯度99.99999%)产能已达5万吨/年,2025年销量约3万吨,售价较普通多晶硅高20%-30%,成为公司多晶硅业务的利润增长点;
  • 新型需求:储能、分布式光伏等领域的增长(2025年储能装机量约50GW),将带动多晶硅需求的结构性升级,长期(2027年以后)或推动价格回升。

(三)成本控制:通威的核心竞争优势

通威股份通过改良西门子法(降低电耗至60kWh/kg)及规模化生产,将多晶硅生产成本从2023年的12万元/吨降至2025年的6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8万元/吨)。即使价格跌至8万元/吨,公司仍能保持2万元/吨的净利润(电子级多晶硅净利润更高),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四、未来价格趋势展望

(一)短期(2025-2026年):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 供给端:产能过剩仍将持续,价格或在7-10万元/吨区间波动;
  • 需求端:传统光伏装机量增长放缓,新型需求(储能、分布式)尚未形成规模,难以拉动价格上涨;
  • 公司层面:通威股份将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增加电子级多晶硅占比)及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电耗),缓解价格下跌的影响。

(二)长期(2027-2030年):价格逐步回升

  • 需求端:全球“双碳”目标推动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2030年预计800GW),储能需求爆发(2030年预计200GW),多晶硅需求将增至100万吨/年(2025年约60万吨);
  • 供给端:产能扩张速度将放缓(2027年以后,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技术升级而非规模扩张),供需格局将逐步平衡;
  • 价格预测:2027年多晶硅价格或回升至12万元/吨,2030年有望达到15万元/吨(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约15%)。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 价格趋势:2025-2026年多晶硅价格维持低位,2027年以后逐步回升;
  • 公司竞争力:通威股份凭借产能规模成本控制产品结构升级,在价格低迷期仍能保持盈利,长期竞争力突出;
  • 风险提示:产能过剩、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进步(如钙钛矿电池替代)等因素可能导致价格低于预期。

(二)建议

  • 短期:关注公司电子级多晶硅的销量增长及饲料业务的业绩对冲(2025年饲料业务收入占比约30%,净利润占比约50%);
  • 长期:跟踪储能分布式光伏等新型需求的增长,及公司产能扩张计划(2026年新增10万吨/年多晶硅产能)的实施进度。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财务报告、行业研报及公开信息,其中多晶硅价格为行业平均水平,通威股份具体产品价格因纯度不同略有差异。)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