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通威股份(600438.SH)的农业与新能源双主业协同、财务韧性及光伏行业长期趋势,探讨其短期抗风险能力与长期成长潜力。
通威股份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农业(饲料)+ 新能源(光伏)**双主业协同的业务结构,这是其长期发展的核心支撑。
公司以饲料工业为核心,延伸水产及畜禽产业链,拥有“通威”等知名品牌,是国内水产饲料龙头企业。2024年,饲料业务实现收入约180亿元(占总收入的25%),毛利率保持在12%以上,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即使在新能源业务短期亏损的情况下,农业主业的盈利仍能覆盖部分运营成本,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公司是全球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拥有从**高纯晶硅(产能22万吨/年)、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70GW/年)到光伏电站(装机量超10GW)**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约540亿元(占总收入的75%),尽管2025年上半年因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亏损,但垂直一体化产能使其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硅料成本低于行业平均10%),为后续行业复苏后的利润回升奠定了基础。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193.1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主要来自筹资活动(借款收到现金142.12亿元、发行债券收到40.95亿元)。尽管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9.51亿元(亏损导致),但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106.84亿元)有效覆盖了投资活动支出(-61.64亿元),使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年初增加25.22亿元,短期流动性风险可控。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为-52亿元至-49亿元([0]),较去年同期(-31.29亿元)亏损扩大,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虽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装机量约150GW,同比增长30%),但硅料、电池等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硅料价格从2024年的2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8万元/吨),导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从2024年的1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这种亏损是行业性的,而非公司自身经营不善,随着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如2025年下半年硅料产能过剩缓解),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利润将逐步回升。
全球范围内,“双碳”目标推动光伏成为清洁能源的核心选择。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00GW/年,较2024年增长2倍。中国作为光伏产业大国,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量约80GW(同比增长45%),占全球的53%。通威股份作为垂直一体化龙头,将受益于行业的长期增长:
饲料行业是农业的核心环节,需求受人口增长、肉类消费升级驱动。2024年,国内饲料总产量达3.2亿吨,同比增长5%。通威股份作为水产饲料龙头(市场份额约15%),凭借品牌优势和渠道拓展,饲料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8%),为公司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根据券商API数据([0]),通威股份近期股价呈现下跌趋势:
尽管2025年上半年亏损,但从长期估值来看,通威股份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
通威股份的支撑因素来自业务结构、财务韧性、行业趋势三个层面:
尽管2025年上半年因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亏损,但这些支撑因素将推动公司实现长期价值修复。建议关注光伏行业供需改善(如硅料价格回升)、新能源业务利润修复等催化剂。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仅作分析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