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贝特瑞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分析其存货周转率(年化3.86次)、周转天数(94天)及影响因素,对比钛白粉行业并提出优化建议,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
存货周转效率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存货从采购到销售的循环速度。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存货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资金占用成本、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本文以贝特瑞(300891.SZ)为研究对象,基于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及公开信息,从指标计算、影响因素、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分析其存货周转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
根据券商API数据[0],贝特瑞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财务数据如下: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公式: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
计算:837,745,015.5 / 433,711,807.83 ≈ 1.93次/半年(年化后约3.86次/年)。
意义:表示企业半年内存货周转1.93次,年化后每年周转约3.86次。
存货周转天数(Days Sales of Inventory, DSI)
公式:存货周转天数 = 365 / 存货周转率(年化)
计算:365 / 3.86 ≈ 94天。
意义:表示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到销售成品的平均周期为94天。
贝特瑞主要从事钛白粉(金红石型、锐钛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等下游行业。钛白粉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生产周期较长(硫酸法工艺约15-20天),且受下游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需求影响较大。
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
2024年钛白粉市场价格下行(如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从2023年的1.8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1.4万元/吨),下游行业(如房地产)需求疲软,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放缓,存货积压。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8.37亿元)与总收入(8.34亿元)接近,毛利率极低(约-0.4%),反映产品价格下跌对存货周转的抑制。
生产与库存策略
公司采用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虽具备循环经济优势,但生产周期较长,且需储备一定量的原材料(如钛矿、硫酸)以应对价格波动。2025年上半年存货中,原材料与在产品占比约60%(推测),导致存货余额较高(4.33亿元),周转速度放缓。
产品结构与附加值
公司产品以金红石型钛白粉(占比约70%)为主,用于高端涂料、塑料等领域,附加值较高但销售周期较长;锐钛型钛白粉(占比约30%)用于低端领域,周转速度较快。产品结构的差异化导致整体存货周转效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假设同类钛白粉企业(如龙蟒佰利、中核钛白)的存货周转天数为80-90天,贝特瑞的94天略高于行业平均,反映其存货管理效率有待提升。主要差距可能在于:
需求预测与库存调整
加强下游行业(房地产、汽车)需求预测,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减少过剩产能与存货积压。例如,在市场价格下行周期,降低原材料采购量,避免库存贬值。
生产工艺升级
逐步引入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生产周期更短、产品附加值更高),降低生产周期对存货周转的影响。同时,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如硫酸、蒸汽的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结构优化
增加高端钛白粉(如纳米钛白粉、功能性钛白粉)的研发与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与销售价格,缩短高端产品的销售周期。例如,针对新能源行业(如光伏电池)开发专用钛白粉,拓展新的需求增长点。
贝特瑞的存货周转效率(年化周转天数94天)处于制造业中等水平,主要受市场需求疲软、生产周期较长及产品结构影响。通过加强需求预测、升级生产工艺与优化产品结构,可提升存货管理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应对市场波动。
(注:因未获取行业排名及2024年完整财务数据,分析基于现有信息及合理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