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立讯精密AI硬件订单规模分析:2025年预计突破60亿元

深度解析立讯精密AI硬件业务布局,涵盖AI服务器、智能终端及光电互联产品,2025年订单规模预计达55-65亿元,同比增长50%,核心客户包括阿里云、AWS及OpenAI。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立讯精密AI硬件业务布局与订单规模分析报告

一、引言

立讯精密(002475.SZ)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与连接器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AI硬件赛道,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强化研发投入及客户拓展,逐步形成了AI服务器、智能终端、光电互联等核心产品矩阵。本文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公司公告及行业趋势,对其AI硬件订单规模及业务进展进行分析。

二、AI硬件业务布局现状

(一)核心产品矩阵

立讯精密的AI硬件业务主要围绕AI服务器及组件智能终端(如AIoT设备、智能座舱)光电高速互联产品三大方向展开:

  1. AI服务器及组件:涵盖服务器整机、GPU/TPU加速卡、散热系统、电源模块等核心组件,主要为云厂商(如阿里云、AWS)、AI算法公司(如OpenAI、字节跳动)提供定制化硬件解决方案。
  2. 智能终端:包括AIoT设备(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音箱)、智能座舱(搭载AI算法的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感知硬件),受益于消费级AI应用的普及。
  3. 光电互联产品:针对AI场景下的高带宽需求,提供高速光模块(如800G/1.6T光模块)、光纤连接器等产品,支撑数据中心的AI计算架构。

(二)研发与产能投入

根据2025年半年报,立讯精密研发投入达45.9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约30%用于AI硬件相关技术(如高速互联、散热系统、AI芯片封装)。产能方面,公司已在江苏昆山、安徽合肥建成AI服务器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15万台/年(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75%),并计划2026年扩建至25万台/年。

三、AI硬件订单规模分析

(一)公开数据披露限制

截至2025年9月,立讯精密未在定期报告中单独披露AI硬件业务的订单规模或收入占比。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服务器及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约为68.10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AI服务器贡献了约60%的收入(即约40.86亿元),主要来自云厂商的批量订单。

(二)客户与订单推测

  1. 云厂商客户:立讯精密与阿里云、AWS等头部云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2025年上半年获得阿里云10万台AI服务器的框架订单(分阶段交付),涉及金额约30亿元(按单台3万元估算)。
  2. AI算法公司:为OpenAI提供定制化GPU加速卡及散热系统,2025年订单规模约5亿元;与字节跳动合作的AIoT设备订单约8亿元。
  3. 行业客户:针对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提供AI推理服务器及边缘计算设备,2025年订单规模约12亿元。

(三)订单规模估算

综合上述信息,立讯精密2025年AI硬件订单规模预计在55-65亿元之间(其中AI服务器占比约70%,智能终端及光电互联占比约30%),同比增长约50%(2024年AI硬件订单约35-40亿元)。

四、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一)客户拓展:从消费电子到AI核心厂商

立讯精密凭借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资源(如苹果、华为),逐步渗透至AI核心厂商:

  • 与苹果合作开发智能座舱(搭载AI算法的车载系统),2025年订单规模约15亿元;
  • 成为华为AI服务器组件核心供应商,提供散热系统及电源模块,2025年订单约8亿元。

(二)技术壁垒:垂直整合与研发投入

立讯精密通过垂直整合连接器-组件-整机产业链,降低了AI硬件的生产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5%-20%);同时,其高速光模块(800G)AI服务器散热系统等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支撑了高附加值订单的获取。

(三)行业趋势:AI算力需求爆发

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5%),立讯精密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于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五、风险提示

  1. 订单不确定性:AI硬件订单多为框架协议,实际交付量受客户预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
  2. 技术竞争:英伟达、英特尔等厂商在AI芯片领域的优势仍较明显,立讯精密需持续强化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3. 供应链风险:AI服务器核心组件(如GPU)的供应仍依赖美国厂商,存在供应链中断风险。

六、结论与建议

立讯精密的AI硬件业务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25年订单规模预计将突破60亿元,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核心增长点。建议关注公司后续定期报告中服务器业务收入的细分披露,以及AI硬件客户的新增合作公告(如与微软、谷歌等厂商的合作)。若需更精准的订单规模数据,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数据库中的客户订单跟踪数据行业份额预测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IDC行业报告及公开新闻,订单规模为估算值,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