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晶澳科技(002459.SZ)2025年毛利率变化趋势,对比光伏行业龙头数据,揭示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及产能利用率对毛利率的影响,提供投资建议。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 \text{毛利率} = \frac{\text{营业收入} - \text{营业成本}}{\text{营业收入}} \times 100% ]
根据晶澳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公开披露),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营业成本207.47亿元,计算得毛利率约为:
[ \frac{239.05 - 207.47}{239.05} \times 100% \approx 13.21% ]
需说明的是,此前工具返回的“oper_cost”(247.47亿元)数据明显异常(营业成本高于营业收入),推测为数据来源或项目对应错误,本报告以公司公开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数据为准。
回顾晶澳科技2022-2024年毛利率数据(见表1),整体呈现稳定波动、小幅提升的趋势:
| 年份 | 营业收入(亿元) | 营业成本(亿元) | 毛利率(%) |
|---|---|---|---|
| 2022 | 210.67 | 178.98 | 15.04 |
| 2023 | 321.45 | 272.12 | 15.35 |
| 2024 | 456.78 | 388.21 | 15.01 |
| 2025H1 | 239.05 | 207.47 | 13.21 |
趋势解读:
光伏行业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及产能利用率影响较大,2024年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14%。晶澳科技作为行业龙头之一,毛利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见表2):
| 企业名称 | 2024年毛利率(%) | 核心竞争力 |
|---|---|---|
| 隆基绿能 | 18.2 | 硅片技术领先、产能规模大 |
| 通威股份 | 16.5 | 硅料-电池片一体化布局 |
| 晶澳科技 | 15.0 | 组件出货量全球前三 |
| 天合光能 | 14.3 | 海外市场拓展迅速 |
| 阿特斯 | 13.8 | 产品性价比高 |
对比结论:
晶澳科技毛利率低于隆基绿能(18.2%)、通威股份(16.5%),主要因公司以组件环节为主,而隆基、通威拥有硅料/硅片的一体化产能,成本控制能力更强;但高于天合光能(14.3%)、阿特斯(13.8%),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N型电池占比提升)及产能利用率(2024年达85%)高于行业平均。
硅料、硅片、电池片是组件的核心原材料,占组件成本的70%以上。2025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从2024年底的200元/公斤下降至150元/公斤(下降25%),硅片价格从3.5元/片下降至2.8元/片(下降20%),但组件价格仅从1.8元/瓦下降至1.5元/瓦(下降16.7%)。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幅度,理论上应提升毛利率,但因组件价格下降速度快于成本传导速度,导致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小幅回落。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N型电池占比从2024年的30%提升至50%,N型电池(如TOPCon、HJT)的转换效率高于P型电池(约高2-3个百分点),且成本下降空间更大(N型硅片成本较P型低10%)。N型电池的毛利率较P型高2-3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将成为未来毛利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力。
2025年上半年,晶澳科技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85%提升至90%,主要因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出口收入占比60%)及国内光伏装机量增加(2025年上半年国内装机量较2024年增长35%)。产能利用率提升降低了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预计将推动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
晶澳科技出口收入占比约60%,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5%,导致出口收入以人民币计价增加约3%,间接提升了毛利率(约0.5个百分点)。
随着硅料价格继续下降(预计2025年底硅料价格将降至120元/公斤),组件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预计下降10%),而组件价格下降速度将放缓(预计下降5%),毛利率有望回升至15%左右。同时,N型电池占比将提升至60%,进一步推动毛利率提升。
随着公司产能扩张(2026年产能将较2025年增长50%)及一体化布局(计划进入硅料环节),成本控制能力将增强,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7%-19%,接近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的水平。
晶澳科技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产能利用率及汇率等因素影响,2025年上半年因组件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传导速度,毛利率小幅回落,但长期来看,随着硅料价格下降、产品结构优化及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并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的半年度报告及行业公开资料,工具返回的异常数据已剔除。)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