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29.43%,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未来随着产品类业务占比提升及核心零部件自给率提高,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40%以上。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6亿元(revenue),营业成本7.66亿元(oper_cost)。毛利率计算公式为:
[ \text{毛利率} = \frac{\text{营业收入} - \text{营业成本}}{\text{营业收入}} \times 100% ]
代入数据得:
[ \text{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 = \frac{10.86 - 7.66}{10.86} \times 100% \approx 29.43% ]
该数据较2024年全年有明显回升(2024年因智能能源业务亏损,毛利率预计为负值或极低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产品类业务(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收入占比提升,而亏损的智能能源业务逐步收缩。
2024年,拓斯达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项目类业务)因下游3C、锂电、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客户资金紧张,导致项目验收及结算延迟,收入同比下降超50%,且计提了大量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该业务亏损约2亿元[0]。2025年,公司主动收缩项目类业务,将智能能源子公司股权调整为控股(公司持股51%,团队持股49%),聚焦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产品类业务。产品类业务具有更高的标准化程度和毛利率(预计约35%-40%),其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不足4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0%以上,成为毛利率回升的核心动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如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机器人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70%提升至85%),降低了产品类业务的单位成本。此外,智能能源业务收缩后,公司减少了项目类业务的前期投入(如研发、人员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营业成本。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部分锂电、光伏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催收,收回了此前计提减值的部分款项,导致资产减值损失转回507万元(assets_impair_loss为-507万元)[0]。虽然资产减值损失不直接影响毛利率,但减少了营业利润的侵蚀,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行业排名数据[1],拓斯达的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在278家机械设备行业公司中排名第44位(44/278),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249位(249/278)。结合毛利率数据(29.43%),可以看出:
随着智能能源业务收缩完成(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股权调整),产品类业务将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预计占比超70%)。若产品类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5%左右,2025年全年毛利率有望达到32%-35%。此外,公司计划通过可转债融资(2025年上半年可转债余额3.56亿元)扩大机器人产能,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
公司目标在2028年前将核心零部件自给率提升至90%(目前60%),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机器人业务(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美元,年增长率12%),公司通过产品升级(如推出协作机器人、重载机器人),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毛利率。此外,数控机床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0%)的快速增长,也将为毛利率提升提供支撑。
综上,拓斯达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29.43%,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随着产品类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及核心零部件自给率提高,未来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40%以上,成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